在突如其來爆發疫情的 2020,許多自由工作者都深受影響,藝文領域界的人士都被迫改變。而身為插畫家的 Yu-Ming Huang 同樣身受波及,來看他提出的三個建議,給同樣為疫情所苦的你,一條足以以抵抗蕭條黑暗時期的明路!
來自台灣的插畫家 Tami Kuo,從小熱愛繪本、畫畫的心,促使她勇敢的往自己的創作者之路前行。她筆下的角色,都出自於自己與生活、與書籍,還有心靈深處那些小小的秘密與連結。
「旅行之所以必然,因為就算發生意外的插曲,我也會欣然接受。」對設計師 Beryl 而言,可以到訪異地旅遊是如此得來不易,即便未知讓人不知所錯,但她依然享受其中,說得上是一種工作狂的浪漫吧。
設計師 Beryl 分享了第一次參與有規模的案子。她投入很多時間設計、溝通,透過不斷實驗、砍掉重練從中累積許多經驗,也獲得一次不同於台灣的異國設計案!
創業之路並不是人人都能看見盡頭;過程中必須有效調整呼吸、調配步伐,才能游刃有餘的面對重重關卡。ㄇㄞˋ點子共同創辦人 Kevin 以「自我定位三心法」建立永續發展的和平之念,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串起友善的連結。
在異國工作,身邊的人總是特別重要;少了家鄉的歸屬感,同事變成心靈寄託的地方。設計師 Beryl 在英國打拼,流轉在不同人與文化之間,或許她僅僅只是講述同事們之間的趣事,卻不知為何總有股傷感。
這是由插畫家奧斯卡發起的計畫 ──《Zigma》,由七位不同風格的創作者一起共同演繹「科幻」的圖文小說雜誌,而書中究竟會有著什麼樣引人入勝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探索下去吧!
遠赴異地,在旁人眼中設計師 Beryl ,是很幸運的找到工作。只是遠遠那端,她總會在日常每一刻裡感到不同文化之下產生的困難,之於工作、之於人際關係,對她來說都是個一人的冒險奇遇記。
有時夢幻的像是卡通《美少女戰士》,有時又出現斷手斷腳的情節、齜牙咧嘴的怪物,這是 A ee mi 獨有的畫風。從原來的乖乖牌,到今日我們看見的怪誕風格,A ee mi 是如何從體制中逃脫?找到專屬、適合自己的畫風呢?
家人是那種,你嘴巴說不想管,心底卻怎麼樣都放不下的關係。插畫家 A ee mi 用一個怪誕、超現實的故事《指頭》,描述一個親情之間難捨難斷的複雜情感。至於故事會如何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曾說「畫畫就是我的人生」的 YUANCHi,成為一個插畫創作者是夢想,而如今也是她實現夢想的第四年了。經過幾年時光的累積,在 2019 整年度裡,YUANCHi 又做過哪些事?辦過哪些展覽?又做了多少突破呢?
人生如旅行,我們既不知道終點也曉得途中將會遇見什麼。若你遲疑命運將帶你往哪走,那麼你可以跟隨著繪本《雲海上的小郵差》的主角歐彼兔,一起找尋適合自己的步伐與目標,往心之所向前進。
A ee mi 是一位台灣插畫家兼動畫師。曾赴美學習插畫的她,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屬於她的筆觸和風格,而看似繽紛活潑的風格,更是有著深層的思想與意義包含在裡頭。
畫畫是一件很療癒的事。它不僅毫無地理、時間的限制,即使並不是專業的,也沒有人能限制你在紙上揮灑;而當畫畫又更成為化做繪本的媒介與力量時,於是又更有意義了。來看創作者王芷涵如何透過繪畫的專業、色彩的運用,視覺化感動人心、跨海領養的故事。
聖誕節是每個小孩心中的童話與美夢,總記得要聽話、乖乖才能見上聖誕老人一面;這樣一個愉快的節日,繪本《Grandpa Santa》中的主角 Amia 卻很是討厭,因為她必須犧牲自己的 12 月 25 那日的期待與笑容,只因為她的爺爺就是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