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逾 350 幅珍稀手稿、照片、文獻,深入了解作者的創作歷程。從細膩的文字與優美的手稿、圖像之中,感受作者傳遞充滿人性和希望的訊息,用童心去觀看如詩的《小王子》哲學。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生紅過夏」為策展主軸,預計將有 9 個計畫、70 件作品,邀請各位登島體驗,在今年秋天,來一場跳島藝術之旅。
2023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匯集東北亞及東南亞國際藝廊的精彩作品,展出作品風格特色及創作主題多元,使人驚豔於藝術家的創作功力與藝術能量,還能看到亞洲最新的國際藝術趨勢,在此看到不同藝術品的呈現方式,看到了藝術更多的可能性。
好似人間以外的超脫世界,白雪覆蓋的地方總是沒有邊際,你不會知道它從哪裡開始,又從哪裡停下。你說,我們再一起去那個有雪的地方,好不好?
承藝術 TAI Gallery 以《退休農地 蝴蝶蝴蝶飛》作為開幕首檔展覽,由兩位台灣年輕女性藝術家 NING、劉瑞芸攜手帶來如夏日微風般自在愜意、充滿童趣的雙人聯展系列創作。
無論是否曾親臨過法國巴黎聖母院,無論造訪多少回,都難以用穿梭古今,穿透裡外的視角,凝視這座別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現在,透過虛擬實境科技,將可突破現實框架,自由地在巴黎聖母院內,展開一趟無以倫比的冒險旅程。
《藝術很有事》製作團隊以鏡頭仔細端詳李屏宜 2023 年首次挑戰最大尺幅作品《海波浪》,帶出浪花如綿密細泡般展延,青墨則再現了鏡像天空的蔚藍海水,佇立洋流中的背影投射出創作者的自由心嚮。
生命的蒸發與紀念、日常的剪影與安慰和現實的禮讚與解放,6 組國內外藝術家齊聚一堂,獻上截然不同的生命告白。
《海島之森 – 小琉球藝術季》由細着藝術(SUAVEART)策展,邀請等地藝術家,通過藝術進駐與展覽創造一連串與小琉球當地居民的對話與互動,進行自然生態、環境保育、永續觀光的見證與辯思。
索迪斯以迷人的漫畫式圖像中,佈滿凡常的細節,探索各種生命形式 – 生物的以及心理的越界;凝視魔幻與現實的邊界,深入世界多義的本質並透過作品提供洞見。
享譽國際的電影導演楊德昌最完整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共同策辦,2023年7月22日至10月22日分別以影展與展覽同步於兩館進行。
奇想會 Whimsy Works 全新展覽,由透過超現實的繪畫捕捉日常觀察,藉此詮釋生活日常的 Nick Dahlen 帶來個人展覽《ODD SURVIVAL》。
臺北市立美術館最新推出《2023 TFAM 年度個展:饒加恩、施懿珊、王耀億、張永達》,四位藝術家各自以獨特的創作思維,開展其對不同議題的探問與辯證。
時間,把一切磨損然後摧毀殞滅,將記憶留下給我們,然而那些我們共同見證過的事物,最終會在每個人腦海中幻化為什麼?這就是「崩塌記憶之宮」的核心。
《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作為研究型的展覽,透過藝術家游移的生命歷程,敘說他從異鄉孤寂的感懷,轉為對於內在心境的開闊及省悟,相應其在 1974 年出版的類自傳詩集《私の道》之結尾:「今日終了 毫不後悔 明天的日子 也要繼續走下去 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