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22.2020

螢光粉又怎樣?黑暗又怎樣?過去被否定的風格與元素,我現在通通放進畫裡!

Editor's Note
有時夢幻的像是卡通《美少女戰士》,有時又出現斷手斷腳的情節、齜牙咧嘴的怪物,這是 A ee mi 獨有的畫風。從原來的乖乖牌,到今日我們看見的怪誕風格,A ee mi 是如何從體制中逃脫?找到專屬、適合自己的畫風呢?

圓潤的形體、少女感的物件、霓虹螢光的配色,這是大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時的第一印象。緊接著的想法可能是「這是我的菜!」或「嗯,這好像不是我喜歡的風格……。」等極端、迥異的兩種不同的反應。而正當你匆匆一瞥後想把視窗關掉之時,又突然發現:「啊!這幅畫的地板上怎麼有血⋯⋯這人的手怎麼斷掉了!」或許你就真的驚嚇到把視窗關了,不過也可能會心一笑地按右鍵將畫面儲存。

我才不管你有沒有被嚇跑咧!

霓虹的配色、粉嫩的物件等,以及手斷掉的最佳示範

從大人們的指導棋之下,那風格獨特迴異的我

說來奇妙,幾年前我的風格還真不是如此!若以結果論的角度來往前推敲,螢光的用色大概在我小時候就能看出點端倪,只是在長大的過程當中被扼殺了,現在才又撿回來。

國小的時候我上過一段時間的抽象畫,是可以大筆揮灑亂畫,怎麼畫都不會被嫌奇怪的那種。直到六年級的時候,我爸看我對畫畫有熱忱,便打起了國中時要把我送去唸美術班的念頭,於是幫我安排了「藝術補習」(在台灣真的什麼都可以補習,藝術當然也可以~凹歪!)那時是去一間環境優美加養了 10 隻以上兔子的小閣樓,有著大概 6 位同學的小班,學生的任務就是對著靜物臨摹。

第一堂課老師想測試看看我的繪畫能力,便什麼也不教地叫我自己畫。我拿起水彩筆,選了螢光綠色畫了花椰菜、用鮮橘色畫橘子、拿亮黃色畫香蕉,沒有上陰影、沒有畫明暗,只有純純的、濃烈的顏色,就像以前上抽象畫的時候一樣。我畫完了,把筆放下,露出有點滿意的神情。殊不知老師走向我,有點不知所措,臉上顯示出「我大概知道你的程度了」那樣失望的表情,說:「不能用這個顏色要用那個、要畫明暗要用這個紫色上陰影、要先用鉛筆打底才能上色……

我便見識到了補習終究是補習。以前上的畫畫課是很自由的,不用臨摹什麼,把腦中的想像畫出來就好,好快樂!但藝術補習的第一堂課,畫的就是眼前的蔬果靜物,而且還超多限制。對了,那時國中美術班的考試項目除了素描和水彩外,還有個創意表現。

那年的題目是「自由」,我畫了一片宇宙,幾個快樂的天使張著翅膀飛翔,結果拿了比預期低很多的超低分。據說第一名畫的是一片什麼都沒有的麥田;很多人畫的則是枷鎖、囚犯,以自由的相反 ── 不自由來凸顯自由,結果都拿了低分。評審說枷鎖太具象了,太可以預期了,太沒創意了。不過到底什麼是創意呢?又到底是誰來定義創意是什麼呢?沒有創意的小孩,又是怎麼變得沒有創意?

回想小時候最喜歡的卡通是玩偶遊戲、庫洛魔法使、怪盜貞德還有小紅帽恰恰,可能因為受到這些動漫作品的影響,我對自由的想像是擁有翅膀飛翔,然後大概就被評審大人當成宅宅又沒有創意的小孩了。

小時候最喜歡的動漫之一:小紅帽恰恰,最喜歡閃亮亮的配件與翅膀了 o(^▽^)o / 圖片來源:網路

被篩選過的「好的作品」

我最終沒有考進美術班,再次開始畫畫就是大三的事。

那時 Behance 是全球最紅的線上作品集平台,很多畫畫的人都會把作品上傳到那邊增加曝光度。為了準備申請插畫研究所的作品,我開始瀏覽 Behance 上的作品,試圖抓出喜歡的風格來自學畫畫。也許是我早忘了小時候喜歡的那些動漫作品,也許是時下流行的風格大多具有同值性,我在 Behance 上看到並喜歡的作品總歸來說都是清新、可愛或漂亮的風格,而事實上在 Behance 上能見度較高的作品也都是由他們的編輯精選出來的,會按照大眾的喜好與編輯的意願決定哪些作品能被精選。也就是說,一般大眾能看到的作品大多是「被篩選過」的。

深受 Behance 上流行的風格所影響的超早期作品,風格偏向清新可人 (⊙ω⊙)

另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研究所的主任曾分享過他篩選學生時的一個原則:「不可以是日本動漫的風格。」他認為一旦走向日漫風,一個人的畫風就很難再被改變,間接說明這人沒什麼潛力了,他這樣的說法暗示著動漫風格是扼殺創意的大禁忌。當時的我並不覺得這個說法有太大的問題,不過現在回想卻疑惑:「咦?動漫風格不好嗎?難道沒有辦法演變出個變種嗎?」

我始終覺得作品的好與壞都是被人定義的,其中一個被講到爛掉的例子就是梵谷生前作品沒人理解和接受、死後身價才大暴漲的故事。隨著想法的改變,在我看來許多很有潛力的創作者其實多有受到動漫的影響,而他們也都走出了自己的路。其實風格不也就是一個人所見、所經歷過的事物的累積與轉化而已,受什麼影響都沒什麼大不了,刻意去定義某種風格的好壞才比較沒有意義吧!

我想餵給你的不是好吃的糖果,而是裹著糖衣的妙藥

隨著在研究所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基礎也更紮實,再加上當時經歷了一段很黑暗的時期等等,這些經驗都逐漸在影響我的畫風。我開始探索媒材與主題上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我曾將自身的黑暗經歷以動畫的方式呈現、用漫畫的方式講故事等等,畫風上也是不斷在淘汰過去嘗試過但卻感覺沒那麼契合自身的畫風。

漫畫作品《紅配綠》的創作原型、概念與草圖就是在研究所時就完成的,並於去年用現在的風格完稿(如圖)

回顧過去到現在這幾年間所累積的作品,確實每個時期都很不一樣。即便看似突如其來的大轉折,其實也沒那麼突然,更像是在經歷一段潛伏期後,在某個時刻來了個大爆發罷了。

要說最大的轉折應該是研究所畢業的一年後,我從美國回台灣的那半年間,我決定打掉重練!過去好像總是有太多包袱:這個畫風比較吃市場、那個畫風被說不行、身邊的人好像都畫那個畫風等等。這些雜音真的好煩,我想全部拋開,這一拋就一舉拋開了將近 20 年的包袱(竊笑)。

當然並不是說連過去所學都全部拋開了(怎麼可能),而是我希望能畫出更貼近自身的作品。譬如我從小生長的台北艋舺、西門町這一帶的霓虹招牌、五光十色的街景、街頭塗鴉、高樓大廈,還有過去被否定的那些翅膀啊、愛心啊、星星啊的動漫元素,我終於意識到我真心喜歡它們到必須把他們全部放進我的作品裡!又隨著我關注的議題變多,除了表象的畫風,我更希望能透過作品傳達某些更深刻的概念。

打掉重練初期的作品之一,融合了街頭塗鴉和高樓大廈等

在之前的專訪裡,FLiPER 的總編輯形容我現在的作品像是:「彩色糖衣包裝,卻超黑暗又有用的妙藥。」大概是因為與市面上較常見的清新風格不太一樣,強烈的畫面揉合了性別、政治、環境等當代議題,形塑出了怪誕、超現實且具反差感的風格。

隨著關注的議題變多,我更希望能透過作品傳達某些概念,如性別平權

在社群的時代,什麼風格都不奇怪

在這個社群的時代,網路打破了階級,我們所吸收的資訊不再是人們為我們篩選過的,身為創作者的我們也不再被某種特定的規則篩選。也就是說,每一種風格都可以踏實的存在著,而且都可能有潛在的愛好者。

我自己最常使用的社群 Facebook Instagram 上就有著各式各樣的創作者們,跟過去常瀏覽的 Behance 相比,互動性更高,包容性也更高(奇怪的東西更多)。尤其 Instagram 的推送實在很神奇,真的是感恩讚嘆!它會餵養跟你的喜好類似的圖片,譬如我喜歡收藏一些怪怪的東西,那它的推送總能一再顛覆我對怪的想像。Instagram 上也不少因為風格太過獨特而被關注的創作者,有些可能一般人會覺得「超詭異的怎麼會有人喜歡?」、有些風格看起來很幼稚園但一堆人愛得死去活來,當然也有走畫技精良派而被喜歡的創作者。

大多人可能會覺得要基礎紮實才叫畫得好,不過我認為畫技好有好的包袱,壞有壞的趣味。而眾人對於風格的偏好也會隨著時代的更換而改變,今天大家喜歡清新風,明天可能喜歡寫實風,後天又喜歡日漫風,那大後天呢?所以我說嘛,風格的好壞都是被人定義的。

要我給什麼建議?你喜歡就好!

深入人心的超強漫畫《都會恐怖故事》強勢集資中

不可轉載
A ee mi
創作乍看是霓虹的用色與復刻卡通感的細節,包裹的是對人際關係的探討與對社會議題的關注。曾在美國念插畫研究所,期間嘗試過動畫製作,並意識到想法與故事的傳遞才是創作的核心。目前則專注於漫畫和刊物的製作,希望能透過創作將在乎的議題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創作乍看是霓虹的用色與復刻卡通感的細節,包裹的是對人際關係的探討與對社會議題的關注。曾在美國念插畫研究所,期間嘗試過動畫製作,並意識到想法與故事的傳遞才是創作的核心。目前則專注於漫畫和刊物的製作,希望能透過創作將在乎的議題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