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風景}是藝術家李屏宜一段自家內在探索旅程的開始,她第一次嘗試描繪自然景色,反芻過往成長的記憶及留駐花東生活間一呼一吸的感受,並希望觀者看見寧靜景色的同時,如同深深吸入一口新鮮空氣般,從眼睛直達到心裡都被療癒。
展覽的主要角色「拳擊手 Bowee」,其誕生的靈感源自 DCP 酒吧創立初期,便遭遇疫情肆虐導致營運困難。Bowee 所象徵的正是 DCP 不屈不撓的精神,就如同拳擊手在擂台屢屢遭遇困難卻不投降倒下的意念。
《花色三昧》寄託著藝術家最誠摯溫暖的祈願,「三昧」源自梵文「Samadhi」為息慮凝心、定慧一體之境界,同平松宇造在藝術與精神層面所追求的侘寂美學相輔相成,不妨前往現場欣賞這場令人驚豔的花卉詠嘆調吧。
Theout studio 無制設計工作室操刀,打造藝術裝置作品《徑光 The Passage》,在歷史建物的邊緣置入一座可以停留、哲思、放緩的空間,帶來一種更浪漫的遊園體驗。
《2023 台灣燈會在台北》以「城市型燈會」為主題,規劃 4 大展區、1 座主燈、6 座副燈,展出 300 件以上作品,邀請民眾前往賞燈,感受日夜不同的絢麗之美。
小笠原美環和梁兆熙皆在東西方文化間汲取生活和創作養份,最終做回自己,走著屬於自己的路徑;在創作上皆描繪寫實題材,卻又將實體的特徵抹去,用以談論抽象的人性及生命本質。
《ONE ART Taipei 藝術台北》本屆將展出涵蓋跨時代、跨界、甚至跨媒材的多元藝術作品如平面、立體、攝影、裝置藝術以及潮流行公仔等,提供資深藏家一個廣闊的藝術交易平台,帶大家不同於以往的型態欣賞藝術,與作品之間產生連結與共情。
由深耕臺灣逾 26 年的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新舞臺藝術節,已於日前完美落幕,作為串聯國際與本土表演團體的指標性藝術節,不僅吸引觀眾不分男女老幼回流劇場欣賞演出,也為後疫情時代逐步復甦的表演藝術界提供了多重亮點。
《蚊子爵士夢》的舞台其實就是拍片現場!表演時操偶師們操作 75 隻戲偶,音樂和音效都街游三位弦樂老師和無尾熊小子 LIVE 演出,並架設 8 台攝影機穿梭在 20 座微型佈景之間,即時切換畫面投影至大螢幕,直接上映一齣無法 NG 的「完…
《蚊子爵士夢》結合電影、偶戲、弦樂表演與 DJ 刷碟,結合眾多元素於舞台上,一氣呵成在 75 分鐘製作一部無法喊卡且無法被複製的即時電影,邀請大家重回童年夢幻世界。
《海之岸》紀錄片是影像與表演藝術跨域共創的作品,以肢體與環境意象的表徵,呈現二元對比、隱喻、批判等符碼,也是讚嘆、憤怒、感傷,以及期待、感恩的複雜心情。
我問他們,這齣劇有把握嗎?他們搖頭,卻深信自己是幾百年後的哥倫布。「請你們不要懷疑,跟著我們走,一定就會到新大陸。」這份堅定,我頓時感覺自己乘風破浪,彷彿正坐上一艘即將停靠於心之所向的船隻。
《新藝祭》定義新的「藝術」,不再是只有出現在博物館,不再只是難以理解的創作,而是以地區人文與店家結合藝術創作,期許創造出全新的藝術祭典,透過每個人日常生活的吃喝玩樂,隨處即可欣賞不同的藝術創作。
今年以「創造力」為精神,希望透過藝術的表現與描繪,直指 2020 年代後的臺灣與世界,讓新世代藝術能通過具百年文化底蘊的大稻埕,展現人文的本質並對人們帶來影響,在台灣興起新一波文化運動。
劉永仁談自己的創作時經常使用「呼吸」作為隱喻:「誠然是生命底層的欲求,一旦了解創作釋放靈魂的感覺,就無法停止創作,就好像活著無法停止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