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t’s Him》是一本關於家庭暴力的繪本,講述了在夫妻關係中飽受虐待與暴力的女人,如何被現實所逼而走向極端的故事。
這年頭,手機等於世界的時代,每個人幾乎不再看報紙了,過去微微粗糙的觸感以及手指因為汗水而被油墨染黑的記憶,也早已是遙遠的往事。不過我倒很有印象的是,報紙除了記載日常生活,上頭更是有著琳瑯滿目的廣告標語,這也是為什麼它還是存在的另一大原因 ……
繼插畫故事詩集《一期一繪:詩物語》之後,Jimmy 今年最新作品〈我的悲傷詩物語〉即將出版,透過深度挖掘、剖析不同層面的悲傷,將人類的脆弱及堅強,書寫成冊。它並非你想的正規雞湯,而是一本發出微光、能在黑暗中陪著你走一小段路的人生指南。
Bito 與必應創造此次攜手共創燈會最大亮點 ── 一只送給台北的巨大神秘紙箱!近三層樓高巨型紙箱,有長達四分鐘的動畫故事表現在超大型 LED 螢幕,震撼裸眼 3D 視覺效果,白天是待機畫面和互動效果,晚上是精彩絕倫的聲光體驗。
府中 15 將於明年 1、2月推出「心之所向」主題影展,精選國內外影展熱門影片包含劇情片《天使情緣》、《仰望星空的少年》和《少女的孤島》等作品,藉由築夢光影探索那份最純粹的夢想。
兒童文學經典原著《木偶奇遇記》由台灣新世代的插畫家許彤繪製封面及內容插畫,重新推出精裝版本。她為皮諾丘賦予了年輕活力,以柔和的粉彩色系重新著色,特有的筆刷線條,讓已歷經一百多年光陰的經典故事披上了溫柔色彩。
《獵島計畫》在台北觀音山的地下蓄水池神秘展出,重現馬祖藍眼淚、小琉球波光粼粼等豐富生態,特殊的場域體驗和獨特韻味讓大眾意猶未盡;更與 ARTOGO 線上展覽平台攜手推出線上展,透過 VR 技術紀錄還原百年古蹟的時間軌跡。
編輯實地走訪以後,真的可以從動線、佈置、顏色、視覺等從中感觸到扣緊主題「動物園」的強大體會。創作者各自綻放,卻不互相影響干擾,甚至更有相得益彰的效果,這是今年我認為最棒、最值得前往觀展的特點之一。
《2022 台北插畫藝術節》邀請創作者以插畫、藝術創作表現不同的自我風格,追求深層的自我, 藉由「內在驅動力」不斷地省思及追求自我風格,透過插畫藝術在動物園中展現最真實、時尚的自己。
首屆《FOCASA 馬戲藝術節》由長年創作和推廣馬戲藝術的 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此次除了臺灣,更廣邀來自法國、澳洲、南韓、日本、香港、柬埔寨共 7 個國家地區的馬戲藝術家一起共襄盛舉。
本篇文章為你請到《華燈初上・沉浸式劇場》的策展人 Ocean 以及導演吳定謙,讓他們告訴你必看的兩大理由,請繼續看下去。
《如果驢知道》電影跟著主人翁「驢子伊歐」的視角,在流浪之路經歷人情冷暖,經歷快樂或荒謬的狀況,通過牠的眼睛探索現代歐洲社會,一場孤獨的流浪「驢」途就此展開。
《異形世界》提供了讀者一個從旁觀現代社會的角度,探討科技與人性之間的合理與矛盾,作者筆下怪誕的外星人造型,或許正是諷刺我們早已不再主動使用大腦,已被網際網路操控的不成人形。
踏上這班列車的你,將拿到一張沒有目的地的車票,在 60 分鐘的旅途中,你會遇見 4 名無法到站的角色,以及數十名陌生乘客,在微醺之際,逐步揭開微醺列車的神秘面紗,而所有故事的結局,也將因為你的選擇有所不同。
2023《身體曆行》將設計概念升級,從過去的桌曆變成手帳週曆,主題概念特別強調「自我療癒」,手帳提供簡易的穴道按摩指南以及身體檢視總表,讓照顧自己的身體成為第一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