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不少人嗜咖啡如命,從星巴克、丹提到被封為亞洲星巴克的本土品牌-85度C等都在台灣這塊小小的土地上遍地開花。當然,近年來更不乏有許多各自充滿特色的獨立咖啡店快速興起。但你對咖啡的了解有多少呢?我個人一直都是屬於到咖啡店只會點”招牌咖啡”的門外漢,事後雖然總會覺得,店內應該有很多更會討好我的咖啡們在等著我去點它吧?但卻一直懶得弄懂各種咖啡的不同。事實上,真正常喝咖啡的人也未必分得出卡布奇諾跟拿鐵、瑪琪雅朵跟焦糖瑪奇朵的差別吧?
於是最近上網找了些資料,並且以我微薄的英語能力把各種原料及咖啡名稱翻譯成中文,繪製成了上面那張圖。想說一方面替自己做個筆記,另一方面也能讓和我一樣對咖啡一知半解的外行人能對咖啡有多一點的認識。不過要聲明的是,我知道咖啡是博大精深的學問,這邊介紹的僅以義大利比較常見的咖啡為主,有很多別具風味的咖啡沒有在上面被列出來,所以還請其他種類的咖啡的擁護者見諒啦!
各位有興趣的話也可以了解一下上面圖解註明的義大利文。最常被誤解的就是”Latte”,”Latte“其實指的是”牛奶“,所以在義大利點Latte,店員送來一杯牛奶也別太意外。”Macchiato“中文雖然翻得很有情調(瑪琪雅朵),但義大利文的意思其實是”污漬“。原因是它加的奶泡比較少,有點像在咖啡表面上點上一些污漬一樣。再來,”Mocha“指的是”巧克力“,所以喝起來會有點像是咖啡版本的可可。還有一個有趣的事實是不久前在食尚玩家歐洲行看到的,在義大利點美式咖啡(Americano)除了會送上一小杯的義式濃縮咖啡(Espresso)以外,他會直接另外副上一杯水讓你自己去加。
希望這張圖有讓各位學到一點東西,以後面對琳瑯滿目的品名也可以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咖啡。最後,有人能告訴我Breve中文到底應該怎麼翻嗎?中國似乎翻成布雷衛或布雷韋,台灣這邊我一直找不到中譯……
註:在摩卡的部分,用巧克力取代巧克力糖漿會比較有味道!只是通常會以巧克力糖漿的形式添加。另外,奶油並非必要,但部分店面會用來加重咖啡的香味和作為裝飾的用途。感謝PTT咖啡板板友Princy提供。
本文轉載自放泥就可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