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國 95 年開始至今大腸癌都佔據發生人數第一名,平均每天有41人確診大腸癌,每年有多達 15,000 人確診。大腸癌人口中,有 30% 的患者需要切除部份的腸子並做人工造口,其中有 13% 約 585 人是做永久性造口,87% 約 3915 人是做暫時性造口。
當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實際做了造口之後,發現雖然腸造口是為了切除癌細胞而不得已的治療方式,但也因為排便再也無法自主控制,為患者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與影響,只能一直擔心糞便異味、滲漏、爆袋,害怕他人異樣眼光等各種問題,無法再重拾原本的人生。因此我們希望能找出如何讓腸造口患者回歸原本生活的解決方式,自在地與腸造口共存。
以讓造口人回歸正常生活為目標
由於現代飲食習慣、生活作息、高齡化等多重影響,大腸直腸癌持續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對於腸癌的治療,三成的患者需要以造口來對抗癌症,因此腸造口患者相關的照護設備有一定的必要性。然而亞洲人對於造口的觀念較保守,無法控制排便會導致許多人心理產生許多壓力,不願與人交流、失去原本的生活與工作、甚至不願意接受治療。

經過多次與腸造口患者的訪談,以及現今造口用具使用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造口輔助用具大多是以疊加的方式幫助患者支撐基本重量,在配件方面也沒有完整的收納,對患者來說並不舒適與方便,colson 從使用流程的設計減少了許多現有的問題。
輕薄彈性腰帶的設計穿戴時可以分散造口袋的重量,不但適合患者從事任何活動更用加壓的方式來減少底座的黏貼範圍以解決許多患者皆有的過敏問題,而自主護理用具收納袋則有創新的懸掛式設計,利用魔鬼氈將收納包固定於無障礙廁所的扶桿,讓患者能輕鬆拿取所需物件並且快速收折。

以造口用具使用方式與外型的改良,幫助患者減少對自身造口的恐懼與自卑,回歸自身生活,不用擔心自己與他人不同,並且讓人們對於腸造口照護有全新的認識,不再因為心理壓力而不願意進行手術治療。
更多資訊|作品頁面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