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奇異的世界裡,25-35 歲間,大部分的人身上都會長出一顆小小的頭。小頭就像身體裡的第二個生命,會講話、需要吃喝,也擁有獨立的思想。
小明一直期待著小頭的到來,卻因為自己到身體上遲遲不長出頭來而感到難過。直到有一天,他的中指上長出了一顆小頭。「阿指!」他開心地將指頭命名,細心呵護他,只用柔軟的刷子給他搔撓、餵食他好吃的食物。但指頭逐漸長大,甚至長出了腦袋,他對事物充滿了好奇,想體會熱水的溫度、想觸碰尖銳的刀鋒……。
小頭只是一個借代,真正想說的是……
看出什麼端倪了嗎?在這篇故事裡,小頭其實只是一個借代,借代的是孩子。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曾有「為什麼要長小頭(生孩子)呢?」這樣的疑問。許多從小一直都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在長大的過程中反覆思考後便受到了挑戰。
「年紀到了就該長頭!」有人這樣回答。「有顆頭作伴,比較不孤單。」也有人這樣說道、「不長頭的話,就好像人生不完整一樣。」也有人是這樣想的、「因為朋友都有長頭啊!」還有人這樣認為。
嗯……不長頭的話就會成為異類是嗎?「既然原因一點也不重要,那好吧!只要長出來就好了,小頭快長出來!」故事中,小明最後這樣決定著,既然找不到原因,那就順著世俗的常理走吧。
每個人都曾遇過的問題,就如同當代寓言故事
於是小明飛速地去買了時下最流行的小頭促進生長滋養液與神仙水澆膚器,把全身浸泡在營養充滿的熱水裡,只求小頭快長出來。在等待的過程中他一度感到失望,然而小頭就在最無預警的時候,從中指上長出來了!
剛出生的時候,指頭溫順又乖巧,全盤地接受小明一廂情願的餵養。不過指頭逐漸長大,終究長出了一顆小腦袋。「碰!」的一聲,指頭跌落到冰冷堅硬的地板上,但他卻不覺得怎麼樣,直說想體驗看看痛的感覺。反倒是小明很緊張,甚至有點生氣,不理解小頭這樣莽撞的行為。
接二連三的事情發生,小明與指頭逐漸有了隔閡。小明暗自在心裡希望著指頭可以永遠不要長大,可以一直當顆乖順的小頭,而不是會衝撞、會讓自己受傷的小頭。指頭則是不懂小明為什麼要給他那麼多限制,他只是想體驗看看沒體驗過的感受啊!
故事中的指頭,是我的投射、我的另一個分身
身為家中的長女,我一直以來都是背負著父母的期待長大,活在一個固定的框架當中。除了被緊盯的學業,才藝課表也是被塞滿,國小時最高紀錄一週學 7 樣以上:星期一學下棋、星期二學四輪溜冰、星期三學畫畫、星期四學拉二胡、星期五學彈鋼琴、星期六當童子軍、星期日跳芭蕾。
小時候生性乖巧溫順的我不太懂得拒絕,對於父母的安排不管喜歡與否都全盤接受。一路背書背到高中,終於在升大學的時候下定決心要往藝術類別發展,卻因為爸爸的意見而選了一個沒那麼喜歡的科系,直到研究所才學了自己想要的插畫。「我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意志活著而已呀,怎麼這麼難!」這二十幾年來我不斷質疑,到底我過的是我父母的人生,還是我自己的?
「為什麼我要被生下來呢?」是除了「為什麼人要生孩子呢?」以外,另一個讓我納悶的問題。在某一次與爸爸結束一段不愉快的談話之後,我思考著世俗的道德規範與叮嚀:「要感恩父母把你生下來,要乖、要聽話、要孝順,不可以叛逆。」我不禁質疑,我們的出生似乎是「被決定」的,是被動的結果而非主動的選擇,是父母的選擇而非孩子的選擇。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得充滿感激?又或我們的確充滿感激,那體現方法就只能是聽話和孝順嗎?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為什麼「非得」要怎樣呢?我們能不能擺脫被操控的命運,主動出擊,過上自己想過的人生?
摔跤沒什麼大不了啊,我需要的只是一次跌倒的機會。
究竟《指頭》的結局是什麼?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面對越來越叛逆的指頭,小明會如何應對呢?面對這樣的「爸爸」,指頭會繼續順從,還是選擇反抗?當付出是需要得到回報、溺愛變成了一種控制,這樣還算是愛嗎?
《指頭》是我將我和爸爸矛盾的情感、家人的愛與控制畫成的漫畫。取材自親身經歷與普世經驗,顯得它的寫實,然而搭配超展開的劇情,又顯得它的超現實。現實裡的我終究長成了一個叛逆的成年人,一個被情緒勒索時會大皺眉的人,一個會反抗的人,同時也成了大人眼中不太可愛的孩子。那你呢?你是不是也曾經乖順,爾後叛逆,最後長成了屬於你自己的形狀。
至於故事裡的指頭又會如何?在我最新的漫畫集資計畫《都會恐怖故事》就能繼續看下去……。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