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沒錢怎麼過生活」和「多賺點錢,未來就能過想過的生活」,在這裡統一回覆一下。
說這件事有點徒勞,因為再怎麼反覆申述賺大錢和過生活是兩件事,沒親眼看過別人把這兩件事分開執行,你就是質疑它,覺得它倆非得混在一起,不能分開,畢竟在台灣所謂的過生活,基本上已經離不開商業氣息,我們的生活價值也全在物質上,除了餐廳、咖啡廳、商業展覽、購物、旅行團,想不出別的了,而沒錢做不了這些事,當然賺飽了才能過生活。
另一種是拿貧窮線以下人口來說事,這種比較難理解,怎麼有人拿著 iphone 還覺得自己特飢寒交迫?你賺的錢就那麼一點,當然買完就飢寒交迫了,你不能拿著經濟艙的機票要求頭等艙的待遇,收入不平等卻要求生活齊頭式平等,那會逼死人的。
有些人總喜歡做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再感嘆這個世界不公平,覺得別人的日子都沒你過得苦,自己特委屈,久了衍生出一點心理毛病,才提到生活水平就想著經濟水平,張牙舞爪,嫉富如仇,我就看不出來這有什麼好憤怒的,人家家庭環境好又怎麼了?只要人家無作奸犯科,沒造成社會上的拖累,我們的父母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人家一出生就在終點,都是無可奈何的,犯得著這麼含酸拈醋?遇到長期在國外打轉的就說人家日子過得爽,殊不知你有的高科技產品人家沒有,一千塊一本護照就上路了,工作流浪幾年戶頭始終是零元,進入門檻很低,你羨慕你也去一個試試。
這個社會暫時給不起我們更高的薪資水準,而在我們的抗爭暫時也得不到回報前,為什麼非得把自己推向更窘迫的位置,畫一條基準線,人人都得達到大眾期待的標準生活。
回到「多賺點錢,未來就能過想過的生活」,我認為說這話的人心理素質不是非常堅強,就是個算命的,好像未來一定會如其所料的美好,好像之前活得苟延殘喘都是值得的。在我們父執輩身處國家快速發展的榮景,這句話還能當成行動綱領來實踐,到了我們這個全球勞動率下降、生產力增長遲緩、通膨率低落的時代,頂多就當成勵志小語來欣賞吧。
可社會偏要我們把廁所牆上貼的心靈雞湯給實踐了,鼓勵我們拿現在的快樂和健康去換將來未知的榮華富貴,我們只好把自己的生命切成兩半,五十歲以前拼命地掙,五十歲後才開始人生。並且,我們前半生不是普通地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拼命,每天回到家累得動彈不得,毫無生活可言,幾年下來身心理都有點毛病,是真正的拼命掙,奔了命的。
那些人均產值和我們差不多或者更高的歐盟國家,都只能算是隨便掙,每週末心靈出小差,一遇假期身體直接出差,掙不得多少錢,哪像我們,不回家鄉和家人吃飯,能省車錢;不和朋友辦場 BBQ,能省食材費;也不放自己幾天假,能拿全勤獎金;更不要說換份自己比較開心的工作,這份工資多吶!都恨不得少吸幾口氣換時薪了,這才叫掙錢。
並且,等到我們開始過生活也是無與倫比的,生活價值都是商人造的,商人不動我們不動,商人一動我們暴動,哪間餐廳必吃,哪間咖啡廳必去,哪個景點必看,我們全部吃乾抹淨,一個不留,嚇死你們。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