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19.2016

「設計是從創意到創價的過程。」企業品牌戰略與設計思維推手——簡大為

「許多人認為,設計是一個虛無飄渺、不容易掌握的概念,但其實只要核心價值的問題釐清,設計是簡單並且能應用在各層面的思維,設計是從創意到創價的過程,設計的力量應擴及組織系統、商業模式與品牌戰略。」——奇想創造共同創辦人 簡大為

近年來,在購買產品的時候消費者除了要求功能性可以解決需求之外,也開始注重產品外觀是否與自己的個人風格相襯,甚至連購買一次性的食(飲)品也會觀察它的包裝設計,聶永真與 City Cafe 合作的咖啡杯包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奇想創造的共同創辦人簡大為(以下以Dave 稱)在設計產業富有多年的設計實作經驗、長期擔任企業品牌的設計顧問,在台灣無論是學界、業界以「設計」為題的各種現象,Dave 都有在關注,很高興 FLiPER 在八月的設計企劃能邀請到 Dave 與我們一同分享屬於他獨到的設計觀點。

F:Dave 在業界是相當資深的設計師,能不能與我們分享當初走上「設計」這個領域的初衷(原因)是什麼呢?

D:其實我並非一開始就立志要成為「設計師」,一切可以說是誤打誤撞。 從小我就很喜歡拆卸觸手可及的各種物品,鬧鐘或是收音機都有嘗試過,接著國高中有機會接觸到跟藝術有關係的大概就是工藝課、漫畫社、西畫社,也有參加過科展的經驗,發覺自己對手做與繪畫這兩者有極大的興趣,美學及實際操作兩者的結合及應用我想就是工業設計,因此在聯考選填志願的時候,我就將工業設計放為第一志願,也如願考上。

F:台灣的設計產業從過去你剛入行的狀態一路觀察至今,在你看來有什麼不同嗎?

D:2、30 年前台灣產業對「設計」這個詞還非常陌生,過去大家都還是以「美工」來代稱做設計的人,近幾年來設計的影響力則是不停地被放大,舉例來說:以前我們認為工業設計師的存在是為了讓產品「美」的元素更顯躍於產品上。而現在「設計」這個詞被解釋涵蓋的範圍更廣義,設計的目的及意義也趨於多元,除了要解決使用上的問題、外型要美觀甚至是在研發背後的教育意義等,也就是說「設計思考」的觀念也漸漸扎實地影響人心。

F:那麼,對於台灣學界不停地增加設計相關科系,從平面至工業甚是多媒體設計等,長期觀察下來,你的看法是?

D:我已經在產業界待蠻長一段時間,觀察到台灣的產學合作其實並沒有想像中落實,當然還是少部分學校有,我個人認為這是蠻重要的一件事,你試想若學校裡的教職人員幾乎都是在畢業之後一路進修到碩士博士然後進入教職,缺乏與產業相關的實務經驗,而卻肩負要教育出能進入產業服務的設計新秀,落差自然會產生,所以我很鼓勵產學合作讓學生必須先在企業實習至少一至二年,這樣實際工作後,也會減少,只重視覺外觀但量產性及市場性偏低的理想型設計案出現。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奇想生活產品系列,「奇想生活」提供)

F:設計產業的現況多有與客戶合作提案意見相左的情形發生,就 Dave 的經驗,接設計案的時候該如何與客戶維持平行順暢的溝通呢?

D:很多時候設計師產出的提案並未思考到業主顧慮的面向,比如說產品的製造可行性與成本、市場定位與客群接受度、能否幫助企業獲利等等,我認為要贏得業主的信任,讓他放手給設計師空間創作其關鍵是,能否做到換位思考?站在業主的角度預先思考業主會有的疑問,並將準備好的答案及備案提供,而在探究設計師與業主之間的關係,我想責任多數應是設計師要承擔的,因為設計並非只是提出好的設計案,還得富有教育的意義,而要做到換位思考的前提是設計師必須具備商業敏感度與溝通能力。

F:那麼接設計案的時候,各式各樣的設計種類繁多的情況下,身為一個設計師平時是如何蒐集靈感素材的呢?

D:我覺得靈感這件事其實就是「在題目出現前預先想好答案」。這麼說好了,如果是個會騎腳踏車的人,那麼他一定也會關注與腳踏車有關的周邊商品:車燈、安全帽、護具等等,如果使用經驗不好,那不妨想想如果有機會讓你重新設計,你會怎麼做?不斷的累積生活經驗與活絡思考,當設計案的機會來臨時,就可以把想法付諸實現。作為一個設計師就必須對周遭事物保持觀察的敏銳度。保有像這樣的「職業病」,才能在何時何地都抓得住屬於設計的靈感。

奇想靜音板 SONICMAZE_應用實景02

(奇想靜音板,應用實景由「奇想創造」提供)

F:靈感素材蒐集完,在實際執行一個完全創新的設計案,比如說之前奇想與富士康合作的牆面 IOT,像這樣大眾認知普遍不足的設計案,該如何向消費者介紹呢?

D:通常有這樣的合作案,我思考的面向會是,如何讓這樣的使用者經驗植入消費者的生活習慣中?比如說過去只有 CRT 電視的年代,忽然有人家裡出現液晶薄型電視,那樣的衝擊效應是非常強大,而且會引起其他消費者躍躍欲試前去購買的。應用在牆面 IOT 也是一樣,被忽略的牆面其實富有極大的使用價值,如果能夠實際應用在生活場域,創造前所未有的美好生活體驗,就是最有力的樣本介紹,影響力自然就不言而喻。

F:台灣民眾及消費者在社群網路上常常對於觀察周遭的「設計」有各式議題性的討論,比如說:前陣子奧運中華隊隊服的設計、南投縣政府的「瑞龍瀑布景觀平台」設計、高鐵票卷等等,對於這樣的現象 Dave 的觀察是什麼?

D:我覺得這些其實只要回歸到認清品牌與產品之間的關係,就會很好解決,對我來說品牌就是戰略,產品就是戰術,好的品牌就如 APPLE ,它的產品不需要在外觀上做太多花俏的改變或是極為顯眼的 Logo,你就是可以一眼辨認那是 APPLE 的產品,產品的家族識別性夠,代表品牌的一致性與穩定性,也就意味著擁有好的戰略,回歸到戰術面的產品就會發展得好且有延續性。 那我們的國家其實正是缺乏這項戰略的,若是沒有國家層級的品牌設計戰略,各單位或地方政府的設計自然怎麼看都像是互不相關的產品,奧運的服裝正是最好的例證,新聞上可以看到其他國家的隊服,瑞典的黃藍運動服甚至不用繡上國旗就已告訴世人「我們是瑞典國家代表隊」,澳大利亞的隊服的設計則是在外套內襯繡上了歷年來獲得金牌的運動員名字,讓運動的精神透過隊服傳承。 如果我們能由上而下的改變,從主管機關開始做起,調整與進化政府採購案的遊戲規則,吸引與鼓勵更多優秀的設計師團隊參與公共美學的塑造,那麼台灣的設計或許就不會再那麼常被與醜扯上等號了!

0033-660x400-658x399

訪談內容結束後,我與 Dave 分享在社群媒體上觀看到與設計相關的各種聲浪,他告訴我其實在過往並非沒有這樣的聲音出現,對於不好看的設計人們一定會有想法,只是當時沒有社群網站作為出口罷了。而現今無論是不是設計人,在這片土地上,每個人都有想為台灣盡力的地方,如果大家對於議題事件的想法夠多元,並且能夠凝聚起來提出能夠實際執行的方案,相信輕鬆推動大環境進步並非難事。他鼓勵大家只要有想法就勇於表達,全知的觀點是不可能存在的。 對於「設計」的議題及相關的想法歡迎大家與我們一起討論,唯有宏觀的俯視才能得出面面周到的解答。

不可轉載
FLiPER
FLiPER 取自英文單字 flip,意指翻轉、翻動,加上 er 的我們成了翻轉世界的人。我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塊想要翻轉、撞擊的地方,等待著內心發起小小革命的那一天。
FLiPER 取自英文單字 flip,意指翻轉、翻動,加上 er 的我們成了翻轉世界的人。我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塊想要翻轉、撞擊的地方,等待著內心發起小小革命的那一天。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COMMENT

品牌方面的論述不是那樣清晰,可以更加討論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