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足蹈是人類用來表達最原始情感的方式,社會化的過程中,漸漸地不再敢用肢體外顯最純粹的喜怒哀樂。還好有一群人仍舊用生命跳舞,把這項折磨人身心的技巧當作終生志業。小時候看著翩翩起舞的舞者,便向爸媽吵著想學跳舞,想和他們一樣,梳起包頭、踮起腳尖,成為美麗的天鵝,但成長路途上有太多其他可能,父母擔憂、社會觀感、自我懷疑……繼續在舞台上旋轉的人,寥寥無幾。如果你也像我一樣,一度追尋、後來放棄,選擇了現在的樣子,請不要用可惜二字概括那段歲月,只因生命中的另一種可能,或許更適合在另一個人身上實現。
「我一開始跳舞只是好玩,但現在遠不止於此。」紀錄片《芭蕾首部曲》中道盡了身為舞者的艱辛,沒有什麼不能放棄、沒有什麼可以阻礙,所有定格的完美瞬間都是無限痛苦堆疊而成的。芭蕾舞者的力與美,藉由麵粉讓舞者的爆發力具象化,那麼 its.batista 則是藉由舞者本身來說故事。
男性先天的生理限制就是筋骨較硬,如今能有這樣完美的飛躍,從前那段拉筋歲月肯定傷痕累累。
排練時的側拍,舞者的緊張一直隱隱然地從相片透來。
舞蹈的快樂,除了自己的精進,夥伴的支持,更是繼續跳下去的動力。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Always be humble but act confidently.”
用攝影師 Leonardo Batista 所下的註解,送給每位在追夢路上還在練習的人。(圖片來源)
接下來這位攝影師 Dane Shitagi 則是用十五年的時間,不間段的完成這項 ballerinaproject 這不只是項拍攝舞者的計畫,他最終極的目標是藉由照片展現芭蕾女伶的內心情緒,以世界為舞台:拍攝芭蕾舞者的身姿。
一些灰心、受傷的情緒,有時候只有自己能治癒。
然後期待下一次的跳躍更加美麗,身體素質比上一次更好。
如果失敗、如果不滿意,沒關係不要急,跟自己對話、沉澱,再出發。
當舞蹈成為生命本根,整個城市都是我的舞台。(圖片來源)
居於紐約的舞蹈攝影師 Omar Z. Robles 則擅長以衝突感的構圖方式讓人們很難不去注意芭蕾舞者「應有」的樣子,與「現實」的樣子,不再穿著正式服裝的舞者們,似乎更具有故事性。
當所有傷害難以承受、難以言說,我們何嘗不是這樣捲曲自己,只是她仍不忘記自己是走在夢想路上的人。
動作是規範的,想在哪裡跳舞是自由的。
又是一雙身經百戰的硬舞鞋。拋棄是為了迎接新的到來。
被穿著騙倒了嗎?他的本業可是芭蕾!
背光的時候看清楚自己的影子,沒有徒勞無功的練習。(圖片來源)
「人生實難,大道多歧」如果半路改變夢想,不要自責,珍惜當下;如果一路莫忘初衷,不要放棄,堅持下去。即便從來不是舞者,即便跳舞這項藝術距離自己很遙遠,透過他們的認真堅定,一定能感受到舞者們所輻射而來的力量,願每位逐夢者像他們一樣「慎終如始」。
延伸閱讀: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