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遇到不同的人和故事。這次到台灣探路,來到了台南的「十八卯茶屋」,巧遇茶屋的老闆,道出了他泡茶的故事。
在台南旅遊,常常都可以感受到被改建活化的老房子獨有的文藝氣息。「十八卯茶屋」是位於台南「公會堂」旁邊的一座日式小木屋,單是建築物本身就已經很有故事。在1929年日治時期,這座小木屋是一所由日本人柳下勇三設立的料理食堂,稱為「柳下食堂」,在戰後才被約定俗成被稱為「柳屋」。這座老房子很難得地跟旁邊的公會堂和吳園一併被保留下來。後來房子被接手後,將「柳」字分拆,就改名成為今天的「十八卯茶屋」。
一入茶屋,已經可以感受到那日式建築原有的清幽雅致。在懷舊的原木家俱包圍下,人們都在閒聊和喫茶。有閒情的話,在這裡待上一整天也不會嫌時間太久。
這位便是茶屋的老闆葉東泰先生,平時他不是每天都在茶屋,當他知道我們是從外地到訪,便很熱情地邀請我們喝茶。雖說葉先生是位茶屋老闆,但其實更多時候他是在擔任文化創意事務的顧問,一直著力於南台灣的文化發展。
談起他怎樣開始茶的事業,他很謙虛地笑言一開始也是為了錢。他說喝茶就像看醫生一樣,是人很基本的需要,但隨著他自己慢慢去認識茶,便越來越發現喝茶獨有的魅力。對他來說,喝茶的意義,是代表一種人文精神的展現和傳遞。透過茶這種老東西來演繹現代人的觀點,也展現了新舊交融的台南生活形態。
問及他有什麼珍藏的寶貝,他說也沒有,但最讓他喜歡的應該是眼前這一輛自製的茶車。這輛茶車是用5片廢棄的老舊檜木窗框建造而成,他常常都會帶這輛茶車到不同的地方辦茶會,最遠一次,試過把茶車拆散空運到馬來西亞,以茶會友。
茶車的結構,也是按他的心意來設計。好像是這個盛載熱水的器皿,銅器代表太陽、銀器代表月亮,象徵把日月精華都澆在茶上的意思。
臨離開前,葉先生還說了一句有趣的說話:「古人的詩,唸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意境」。或許新舊文化之間的交融,是現今發展中也不可以缺少的元素。
(特別嗚謝: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
旅遊和攝影往往是環環相扣,想拍出一張能說故事的照片,除了必須對照片內的人、事、物有一番瞭解,當然還要配合手中器材的運用與攝影的技術。
文化攝旅是次集結「文化、旅遊、攝影」的連繫性指導計劃,前往台南及嘉義! 台南為台灣歷史上第一個古都及曾為通商口岸之地,早以第一產業及沿海鹽業聞名全台。是次行程,派鹽業專家將作文化導師,讓大家更了解當地的鹽業歷史、本土文化背景,瞭解台南鮮為人知的獨特一面。
另一方面,本計劃設有出發前聚會,讓大家了解行程中注意事項;出發前後共6小時攝影工作坊,分享及教授如何捕捉當地的文化特質、攝影及後製秘技和心得。是次邀請到專業攝影導師Kenneth Yung作隨團攝影指導,務求從多角度捕攝台南文化,於台灣鹽業始源地拍攝夕陽美景,感受昔日生活,一同於櫻花盛開的阿里山上捕捉晨曦,赴台灣著名神木之一的夫妻樹拍攝星軌等。於行程中會進行攝影研討晚會,讓你不斷進步,實踐學到的攝影技巧,攝獵最美好的風光!
出發日期: 2014年3月11至16日 (星期二至星期日)
報名截止日期: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如想獲取更多關於是次計劃的資料,可瀏覽以下網址:http://www.phototrekker.com.hk/home/?p=540
本文章為轉載授權,不得轉載。
文 / photoblog │ 圖 / photoblo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