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的小確幸 VS 德國的武士血液
戰國時代英勇善戰的日本武士,經過一兩百年的安逸,連血也沒見過 ,成了最無聊的俗人。我們在這太平盛世,大力飼養小確幸音樂,沒什麼不好,倒是略顯平淡。反觀德國人如武士的奮戰血液,從一次世界大戰到二次世界大戰,不斷蠢蠢欲動,70年代Kraftwerk更在音樂界投了顆原子彈,至今煙消未散。爾後成為電子音樂權威的德國,30年前就將電子音樂與聲響藝術結合,與台灣壁壘分明的情形大不相同。光這點,就領先了台灣數十年光陰。
種什麼「音」,得什麼果
早在80年代,德國的「Einstürzende Neubauten」,已在耕耘讓兩者結合的觀念。這樂團名字很長,意思是「新建築倒塌」,就像他們做的事,用工業的機械聲拆解音樂。80年代由於精力旺盛,現場表演充斥著挖地鑽子,塑膠水管,鐵管,空氣壓縮機, 金屬碰撞的猛烈聲響配上後龐克的形式,詭異、冷調,他們一隻腳跨在聲響藝術,另一隻跨上電子音樂,現在在德國已享有商業與藝術的經典地位。而主唱的聲音,則始終充滿哲學家和詩人喃喃自語的氣息,從30年前就跟你說不要把音樂想的那麼狹隘。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VsIW3M5p1o&list=FLF3YyhA0L1x3OEP2uOYsnAg[/youtub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qC7Wx2-nE[/youtube]
電子聲響也能感性過人
而德國型男Alva Noto是除了在夜店、演唱會表演,更多時候在博物館表演的音樂家。
擅長結合聲音,藝術,科技的他,客群通吃,從聲響藝術創作者,到電子音樂同好都視他為A咖中的A咖。這麼厲害的來頭,卻自稱沒念過藝術,也沒上過音樂學校,到20幾歲很晚才開始接觸聲音。他總在思考如何結合不同的藝術形式,像在與坂本龍一長達十年的合作計劃裡,就成功為冰冷、疏離、機械的電子聲響,注入坂本龍一充滿情緒的鋼琴。這首今年七月在倫敦的Yoko one’s meltdown的現場演出,猶如為一尊冰冷的機器人,放入跳動的心臟,嚐到身為人的滋味後,開始懂得付出,溫暖他人。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9wUSKJXTo[/youtube]
德國來的時光機
如果柏林這家Staalplaat store在台灣開,可能會像時光機把我們帶到未來。其實這家店來自荷蘭一個開放給聲音創作者的網路論壇,從裡頭能連到全球各地的音樂廠牌,也可盡情與全世界的聲音與藝術組織交流。除了分享實驗音樂情報,他們也有自行發行Vita刊物,上面還會印「reprint now」(請自行影印),反向思考的操作方式,讓各種資訊流動的更快。
台灣的草根聲
雖說我們過於被安逸的小確幸填滿,但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仍有很多人默默為創作聲音努力。一個月一次的「失聲祭」,提供許多新的聲響藝術創作者發表平台,The wall和大小音樂祭都可看到獨立音樂的中流砥柱。在台灣把生命交給音樂的人,得先有拋掉名和利的覺悟,再去追求名和利。真的頗辛苦,我們不是德國天生麗質長在歐洲中間,也不是全球化下馴服其他文化的主角,前方尚有段路要追趕,但我們一直往前進,不管是聽眾或創作者,我們一直用草根的聲音不斷發聲,不斷聆聽。
Video是來自台灣很美的電子音樂,凱比鳥KbN。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Tp6rSSi3w[/youtube]
Cover from tate.org.uk.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