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在設計公司工作?究竟是什麼樣的設計公司啊?」這是我任職奇想之後最常被探詢
的問題,言談中難免挾雜著對創意工作一廂情願(經常是過度浪漫化)的好奇和欽羡,又或者不經意洩露對設計產業許多模糊懵懂的僵化分類和刻板印象。
「我們公司是做產品設計起家的,就是所謂的工業設計。」我通常如此應答。若對方繼續追問主要是做哪一類的產品?我總會輕描淡寫地補上一句:「只要是現代社會生活中用工業量產的方式大量製造的各類產品,包括… 都可算是工業設計的範疇。」帶著點從事設計無不可為的自豪和虛榮。
人類的思惟運作模式很奇妙,眾口鑠金乃真有其事:人云亦云的說法經過不假思索地沿用,經年累月下來就成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慣性或惰性,或者大家稱之為常識或直覺的東西,最是想當然爾、根深蒂固。
用量產機制來定義工業設計,甚至對比工匠精神,就是個乍聽之下絕對合理,但實際上似是而非的顯例。順著這個邏輯推理:前者強調理性、情感價值無涉、勞動脈絡瑣碎、生產意義斷裂、可大量複製,採用工廠機器大批次生產;後者訴諸感性、情感價值投入、勞動脈絡完整、富含生產意義、無法大量複製、以個人或工作室手工細作模式執行。這個看似佔據複雜光譜兩端、表面背道而馳的簡單二分,卻不免啟人疑竇:設計工作者難道沒有可能在量產機制中融入工匠精神,揮灑接近藝術創作的快意與自由?新世代該掌握什麼樣方方面面的知識和專業,才能秉持其創作初衷、堅守匠師倫理,讓篤實樸素的匠藝精神得以在講究速度和量能的現代生產機制中持續滲透、貫穿,發揮其綿延不絕的影響力?!
這似乎是打從十九世下半葉設計專業誕生以降,持續盤踞著幾個世代設計工作者(特別是工業設計師)心中的大哉問:該如何在產品或服務的生產端不斷注入引領創新的元素(ex. 美學、商學、科學甚至人文社會科學),以修正或彌補現代量產機制運作過程中,因技術導向、量能至上的去人性化取向,而產生的設計觀點缺乏、生產意義斷鏈的問題?!
面對相同問題癥結,不同世代有著迥異的因應解決方案:William Morris面對工業時代全面降臨機械文明的醜陋,其修正是一種具返祖性、頌揚哥德美學的自然主義式回歸;其後風起雲湧、至今餘波蕩漾的現代主義設計風潮,無論是「形隨機能」、「少即是多」…,多著力在於美學和機能的整合,又或許摻雜些特色各自不同的地域風格。放眼當代設計師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鼓吹解除系統間訊息封鎖和制度壁壘、鼓勵對話交流、資源共享、跨域整合甚至異業合作的嶄新格局,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肇始,具反體制色彩、強調跨界混種的「開放式創新」,也是近來談「破壞式創新」(對比於不斷強化資本密集,來堆疊技術規格的「漸進式創新」)的濫觴。
於是乎當代設計不能只單點突圍、而要求整體縱觀;不能僅獨沽一味,必須旁徵博採;不能再訴諸單打獨鬥,亦需要援引集體智慧;不只標榜概念原創,更強調跨領域的系統整合下的技術和商業可行性。因此除了教育訓練手段細水長流的陶冶,更需產品化機制快速穿針引線地的配搭,才能讓更多質精的創意有機會落實成創新,而非一瞬之間的驚鴻一瞥而已。
拜現代網路科技之賜,越來越多標榜軟硬兼施、虛實整合的數位平台工具被開發出來,企圖為圍繞著設計整合議題提出適切解決方案。奇想日前正式上線的GAIA平台,即兼具了創意的數位匯流、授証、育成、媒合等功能,更是直接著眼於弭平創意和產業兩造之間長期斷裂的鴻溝,期望打造一個對設計創意的具體實踐更友善且設想周到的生態系統。
現階段蔚為大勢所趨的設計思考風潮,用文化研究的語彙來表述,不就是把以使用者認同為核心,和使用者進行第一線接觸的文化再現(陳列和展演)和文化消費(對象可以是物件、意象和空間)諸多考量,當作進行文化生產的前提。當設計越來越全方位地逼近一門「關於人的藝術和科學」,一種強調「設計即整合」之系統論觀點的倡議,就變得舉足輕重、刻不容緩。
本文作者:奇想創造 奇想學院知識長暨首席研究員 朱逸恆/Erik Chu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