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總在思考著幾天之內要完成的待辦事項,可能是工作、課業甚至是與朋友之間的約定,你焦慮的思考著這件事,明知道他的重要性,卻遲遲不願意去實行,直到期限將近才緊繃神經加速完成;亦或是立下一個長遠計畫,預計在半年內完成,卻總能找出不開始的理由,直到五個月過去才發現一事無成;不用懷疑,你就是拖延症患者( Procrastinators )之一。
拖延心理造就我無時無刻掛念著尚未完成的事項,縱使擁有完美的行程表卻事與願違,等到最後一刻才費九牛二虎之力完成,成果自然時好時壞。想當然我無法和你解說如何根治,畢竟此篇文章也是拖到最後一刻完成,卻能與你分享如何將影響壓到最低、想盡辦法打敗拖延習慣,減輕壓力。
拖延心理是什麼?
這不是絕症或是重病,相較其他能造成身心受損的病痛來看,並非怠惰,更像是對生活的態度。這症狀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差別在於拖延時間長短及有無過於明顯表現出來而已,包括我也深受其害,甚至可以用重度患者來形容;許多網路或書籍資料都向你解釋這症狀成因不外乎是圍繞在享受當下、害怕失敗、逃避問題、過高的自信心或太過追求完美等,並提供數種方法試圖讓你根治,例如:試著放下恐懼跨出第一步,每天多提早五分鐘開始辦事、設定一個懲罰讓你提升完成意願之類⋯⋯別傻了,若如此有效率地改變的話,還能叫做拖延症嗎?
看了那麼多相關資料,其中我以提姆・厄本在 2016 年於 TED 演講的內容最能獲得共鳴,完美將拖延者的思考分為三部份,包括及時行樂猴( Instant Gratification Monkey )、理性決策者( Rational Decision-Maker )及恐慌怪獸( The Panic Monster )。
簡單來說,當一間待完成的事情出現,在腦中掌舵的理性決策者就會思考:何時該做、該怎麼做?此時,拖延者在上述網路資料提到數種成因(害怕、逃避等等)給予的壓力之下,及時行樂猴出現了!他不喜歡理性決策者的決定,總想著輕鬆玩樂,用盡所有方法把你支開、掌舵你的思想,非要等到交件的前一天,恐慌怪獸才會出來嚇跑猴子,理性決策者這就開始恢復思考,時間卻早已不夠使用。週而復始的拖延,萌生出對自身的憤怒及無奈,使得焦慮感隨時都懸掛在心頭上,我們患者到底該如何是好?
認清自己的拖延心理
長遠目標排一個期限
不論大型企業、公司或自己的人生基本上都需要長遠經營才會獲利,你明知道這點,那為何在公司時就能如願將工作完成,在面對能幫助自己的新學習或新投資時,卻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動作、甚至連開始都沒有?很簡單,就是面子及群體壓力,縱使在團隊工作時事情也是拖延到最後一刻才完成,起碼有完成就是成功的一半;面對自己時,由於拖延作祟,事情一拖再拖,反正總有明天能夠開始,等到回首過去才發現許多時間被白白浪費掉,後悔也來不及了。
是否對自己負責這點我們暫且先不提,問題是在沒有群體壓力之下,及時行樂猴就會想盡辦法拉住拖延者的手腳,最好的辦法便是給自己的長遠目標立定一個時間,一年都不是問題,但必須告知他人你正準備完成的豐功偉業,為了滿足虛榮心,在無形中自己給予自身壓力,畢竟每個人都不會希望自己在他人面前出糗吧。人都需要休息,朋友也不會無時無刻都盯著你,這方法能使你在約莫一、兩個月時被提醒一次進度,又能適時讓猴子擁有喘口氣休息的機會,不會隨時處在緊繃狀態,甚至提早完成目標。
短期目標排一個思考的時間
有拖延症的人多半所要面臨的事情是非勞動性工作,不是說勞動性工作就不會拖延或不用思考,而是相比之下,機械式的型態更能加速我們完成的動力,可不是嗎?你想起高中規定的午休打掃,即使再怎麼不願意也能順利在十分鐘內完成,國文老師規定的作文練習功課卻寫不出個所以然,想了再多卻想不出個法子,開始不了創作,理性決策者焦頭爛額的思考著,猴子在旁蓄勢待發,等著叫你滑完整個臉書動態後再去看 IG 的全部限時,於是拖延心裡又順利的發揮。
勞動性工作的拖延暫且不提,我們先來談論創作型工作的拖延習慣,靈感未現、完美主義、害怕失敗等原因都會造成事情一拖再拖,但是若沒想法的話總不是硬逼著交出自己不滿意的作品吧?當然不是!你對於幾次為交件而胡亂創作的經驗感到煩躁,這原因多少與思考時間不足有關,在期限前訂下時間慢慢思考,選定一個能使你完全不分心的時段,此時的你只有想法沒有著手去進行,猴子不能干涉,畢竟理性決策者沒有出現,例如我總喜歡選擇上班前的路程聽著音樂思考,捧著一杯咖啡,除了能順利將心態轉換過來外,準確的抓準要領,面對工作時更加上手。
無論是短期或長期工作,人人都知道其重要程度,重點是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時間性,換個說法,拖延並非全然是壞事,在重複思考某件事情時想出來的點子多半是大量且創新,會耽誤到生活步調或進度落後的話就是問題了。
對於拖延者,坊間許多資訊說的心理學方法或規劃都比不上時間緊追在後的壓迫感更加有效,這種壓力多半使人倍感壓力,卻也讓我進步,縱使拖延依舊是心上的一顆毒瘤,我們這些重病患者也能透過壓力及心態的配合,緩和焦慮及拖延帶來的影響,適時讓猴子休息,不要出來搗亂工作,使理性決策者出來透透氣吧。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