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Yu Jun,在我開始畫插畫創作之前,我在學院所創作的都是偏向寫實創作。
當時我的身邊不乏有些朋友,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畫一些插畫、卡片等等,那時的我只要看見他們畫插畫,都會覺得羨慕,因為我覺得我自己畫 (腦袋想) 不出那種東西。
那一段時期主要創作的繪畫,且對我個人比較有意義的創作,是以下這些整理出來的幾幅:
這一幅畫的地點,是在台東都蘭那座已經廢棄的舊糖廠。(壓克力、膠彩)
回憶已經是三年多前,那年夏天的花東背包旅行,是非常難忘的回憶,因為是頭一次獨自出遠門,在清晨五點起床趕去搭火車,到台東租下一台摩托車在沿海奔馳,來到這座小小的海岸村落的廢棄工廠裡,畫面中的巨型機械已經生鏽布滿灰塵,工廠的鐵皮屋頂也掀了一個大洞,海岸的強勁風吹,鐵皮不斷地發出吱吱聲響、搖搖欲墜……
但是陽光從屋頂的大洞投射進來,正好是一盞金光照射在巨型機械上,四周的塵土揚起,因為光線的照耀下也閃閃發亮,我獨自一人站在原地,為這一幕感到驚艷,這一切仿佛是舊工廠依然擁有著靈魂,在老垂凋零的樣貌下,回憶起曾經的風華年代。
於是,我將這幅畫作取名為「風華年代」。
(原作貼了大面積的金箔,機械的四周其實也有撒金箔,但是畫面中消失看不見。)
第二幅也是《風華年代》的系列延伸作品,它躺工廠外的草皮上,一年後當我再次回到那裡時,它的四周已經長滿了草、被埋在草叢之中,但我當時深深地被這種蕭瑟感吸引,所以旅行結束後就把老工廠的畫面記錄下來。
第二個風格的畫作,是在學院後期時的創作。(油畫)
這一個創作是起源於小時候,每次在吃東西時總是會想像如果食物是活著的,它們會不會發出聲音尖叫……
於是我試著畫出「食物的視角」,在我們大快朵頤時,它們眼中所看見正要被用筷子夾起的畫面。
畫面是用將近黑白、讓觀看者不太舒服的樣子呈現,那時剛成為素食者將近一年,所以也是為那些在屠宰場被無情殘忍宰殺的動物們發聲,希望藉由「食物之眼」引發觀眾對食肉時,對這些來源背後的層層無道的過程有所省思。
(《食物之眼》局部放大)
這些作品都是我在從事插畫創作之前,大部分創作的風格與方向,但也是少數幾幅對我個人來說是有意義、回憶的創作,回首這些作品,雖然也有創作的理念,但是這些大型作品似乎不是那麼貼近生活,對我來說從事插畫創作反而讓我更能夠去紀錄事物,我也期許自己能夠畫出與人們更貼近、有溫度的作品,這次完成了繪本《什麼顏色》是一路從是創作以來的一項里程碑,希望在未來能夠創作出更多作品,不只是自我情感的抒發,也是和人們一起分享交流、細細品味每一階段的人生滋味。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