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要交報告的最後一天,才熬夜趕出作品的經驗?想好今年年度目表就是這三項,結果到了年底發現一項都沒有達成?或是想完成甚麼夢想,但是遲遲無法過跨出那一步?
這些全部都是所謂的「拖延」現象,提姆.厄本(Tim Urban)是為高人氣的部落客,身為常常要發表文張的人,他卻說自己是個拖延大師,不但報告可以最後一天才完成,連畢業論文都是最後 72 小時不眠不休寫出來的。
在他的觀念中,「拖延」這件事當中分為三個角色:理性決策者、及時行樂猴和恐慌怪獸。理性決策者,就是那個知道要乖乖的工作,完成人生目標的想像中積極勵志的自己;及時行樂猴,就像是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本我,整天想要玩,覺得休息一下也無訪嘛;恐慌怪獸,則是那個在截止日前將至的那個鬧鐘,提醒你該收心做正事了。
不過真正的「拖延」還要再分為兩種,一種是有設定期限的,當有「交期」的時候拖延的狀況就會被限制在短期,因為恐慌怪獸會出面。但是來有另一種「拖延」,那就是沒有確切截止日期的,譬如說要創業、學習第二外語或是減肥減個 5 公斤,除非你早已經開始著手進行計畫,不然沒有的絕對完成期限。
如果說拖延者的唯一動力就是恐慌怪獸,那麼在第二種情況下,沒有截止日前的緊張感,恐慌怪獸不會出現,拖延現象也就沒有解,只會被無限延後。這種狀況比短期的拖延更難察覺、也更加嚴重,所以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個性的人,通常不太會公諸於世,反而會選擇低調或沉默,久而久之就會造成不快樂以及悔恨。
講者認為受到長期拖延毛病所困擾的人,真正感到悽慘、心境不愉悅的主要關鍵,其實是長時間的處於「旁觀者」的心態。不對沒辦法完成夢想而沮喪,卻對跨出朝向夢想的那一步而感到失落。
他認為「不拖延的人根本不存在」,所以請大家記住這張「生命日曆」,每個格子代表的都是一個星期,而這是一個能活到 90 歲的人擁有的總格子數。但是別疑為你還又很多格子可以過,因為現在的你其實已經用掉了很多格。
最後重點是:到底怎樣才能改善托拖延這個問題呢?關鍵就是在你有沒有意識到行樂猴的存在,並時時刻刻警戒,你的人生方格已經所剩不多了!
延伸閱讀:
拖延症改不掉就算了吧!專家說「耍廢」也能完成大大效率
本文相關資料:
1.《TED》〈提姆.厄本: 拖延大師的腦子在想什麼〉
2. TED YouTube 頻道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