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想過在洛杉磯的這一年能夠邂逅這麼一座島嶼,和世界級大都會區之一只隔著一彎窄窄的海域,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而她的命運只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或許這是為甚麼,有時候會想當這樣的島,有一點點寂寞地在廣袤的海洋佔有一席之地,卻不與其他陸地相聯,不用取悅那片泱泱大地,只要做自己。
2014 年 2 月,冬天的腳步還沒有走遠,乘著一時興起來到了這位於加州外海的小島──聖卡塔利娜島(Catalina Island)。剛到洛杉磯的時候聽從東岸遠道而來的表姊大力推薦這個小而美的度假天堂,搭船只要四十分鐘,總覺得一定要去拜訪,才不會辜負她強力推薦的一番心意。
即便這座島的存在和那裏的生活還沒有到麼夢幻,走出船舶、踏上碼頭的同時也覺得就像所知道的度假小島一樣普通,但真正認識了這裡之後讓我不禁想到《再見非洲》裡的這段話:
……雖然這些夢境並不合理,也違背理性,卻讓人心滿意足。因為在夢裡,我們不再附和這個世界上編制、掌控、矯正的力量……
這座還未廣為人知的小島或許就是這樣的夢境,帶給我最深切感受的就是島上的交通──這座島有幾個腳踏車和高爾夫球車的租借站,卻沒有任何汽車或機車租借站,這還不足為奇,除了遊客的交通工具之外,這裡家家戶戶的門口都停了高爾夫球車或者叫作 autoette 的極簡電動車。問了問才知道,原來這座島上的汽車是有管制的!除了有大小、數量的管制外,申請運送汽車到島上來的程序還非常的耗時曠日,這讓島上的汽車除了進入野生山區的吉普車外,數量一直在一個水平以下。
僅靠簡陋的小電動車和雙腿的日常生活,讓卡塔利娜島綿延數十公里的海岸線得以妥善保存,這座島沒有塞車、停車擁擠還有重大車禍,空氣品質和僅在二十浬之外的洛杉磯形成強烈對比。可想而知,這當然一點不輕鬆也不方便,更沒有湧入觀光客或投資的財源,即便如此,還是在當地居民與相關組織的堅持下,汽機車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想起車陣堪比流水的台灣,想起會只因為「不方便」而群起激憤的台灣,或許我們台灣太大,大得容不下一份真正為環境而著想的心意,大得要跟隨著往發展、方便而前進的主流才覺得有價值……。
還記得那天天氣很好,從旅店的露臺上,我又忍不住瞄了一眼鎮上那幢小小的教堂。
的確,這樣的渺小,卻是這麼的自由,不需要去討好、配合,而試著成為偉大的什麼。突然,好想化為海上一座鮮為人知的島嶼,那個像是在夢裡一樣沒有過度理性、強迫合理的島嶼,因為她只要做自己,做她想要的自己,比鄰的海洋也會毫無保留地為她湛藍。
得來不易、清晰可見的海岸線鋪陳了我想對聖卡塔利娜島說的話:「自由的做自己,是多麼的不容易,但那份自豪和魅力,妳知道我有多羨慕妳嗎?」
(更多資訊:關於汽車與這座島的糾葛)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