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事情,當經過了長時間的思考,都將有機會產生新的詮釋與生存的可能,特別是那些被認為過時,或者立場薄弱的事物。似乎做為銜接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的它們,更是擁有絕佳的契機,獲得了被重新定義的權利。
在這些事物當中,又屬書本最令人感到困惑,不但跟不上講求輕便的潮流,內容更因為實體的裝幀,而受限在一定的範圍裡。不過另外想想,會否這也是它好的地方呢?充滿魅力和競爭力的所在?因為實實在在的重量,讓人可以去想像作者孕育出的這些文字裡,那股具份量感的心意與投入。而所謂有限的內容,不正也象徵了一部作品的完整性,以及作者對它的信心!一本書籍,這具有時間軸概念的存在物,就像是懂得掌握節奏的導覽者,有方法的去引導我們進入一段「由小想大」的世界。
對於創作者而言,當試著將腦袋裡的畫面及想像,化作文字或圖像來表現時,扮演載體的書本,都不該僅是表象的記載。書是一種能做到多項感官體驗的物件,身為製作的一方,可以藉由紙張的觸感、油墨的味道等,努力去貼近作者欲於傳達的感受。而當我們攜帶著它出門,實體書就像是位富有故事和感情的陪伴者,它們會一起與閱讀它的人,因為所處環境的條件而隨之變化。想像在一處充滿咖啡香的店裡,佐著映照在書頁局部的溫潤光線,因為書本內容的發展,觸發了自己從書裡延伸到外在世界的感官體驗。當情節未了,決定闔上書本回到家,再次翻開的當下,將因為紙張的記憶,外帶了些許咖啡香,與你一起繼續閱讀未完的章節。
書本,也應該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情感寄託。當一位朋友可能在生活上受阻,做為好友的自己,也願意去聆聽對方的困擾,以及眼前所面對到的問題。但並非每一次用時間所交換的陪伴,可以真正幫助到朋友,消弭到心裡頭的沈重。而或許有機會,我們能在清楚對方的狀況後,找尋一本適合朋友此刻來閱讀看看的書籍,或許這樣的做法,無法立即給予對方最快速的支持,不過這是一份充滿自己心意的禮物,只要彼此是真正的在乎,相信都會是一種最溫柔卻有力道的傳遞。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