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看完 Frances Ha (中譯紐約哈哈哈)已經一個多月了,但是一直找不到時間坐下來好好寫篇文章。這一個月內,我到處面試,也換了工作,中間歷經了奔波找房子以及與房東吵架上警局,以至於又要搬家等等鳥事,一整個月動動蕩蕩、漂浮不定。然而,在這些磕磕碰碰的過程中,晚上下班後仍偶爾會和好友相聚。有時候只是簡單地去小餐館吃飯,聊聊今天或昨天發生的事,有時候騎著腳踏車在波光粼粼的河岸邊邊騎車邊交換紅酒瓶喝著。
這些日子內,Frances Ha 的電影情節、台詞以及主角的容貌一直在我心中深處發酵,我知道這是一部真正走進我情緒裡的電影。某些劇情與氛圍和我的境地相互呼應,使我的思緒不斷回歸到上頭。
Frances Ha 是一部近年由導演 Noah Baumbach 及其伴侶 Greta Gerwig (也是飾演電影女主角 Frances 的演員)共同撰寫拍攝而成的都會輕喜劇。風格受法國新浪潮與 Woody Allen 的都會電影影響,總體來說色彩與構圖有種十分摩登的個性詼諧調性,黑與白完全不限制場景給人的那種都會光輝感,反而讓觀眾能更聚精會神在人物的動作與表情細節上。
電影裡描述一個 27 歲女生 Frances 在紐約生活的故事。她從美國別處搬到大城市紐約,企圖在這片都市叢林中求得立足之地。可是,Frances Ha 並不是一部傳統勵志人物片,主角不會從落魄悽慘、經過一個因緣際會後馬上躍升為人生勝利組。Frances 在這段生命中所遇到困難與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都曾體會過的:在感情上,總是擁有一個可有可無的關係 : 在一起也不錯,但要分開也沒差。在個人事業上,則正處於畢業後初入社會的那種尷尬情況。還搞不太清楚自己要幹嘛,想要成為現代舞者的夢想也處處碰壁,開始發覺事情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但一時間卻又沒有任何改善對策。
而在私人關係裡,Frances 原本有個好到幾乎像同性戀伴侶的超級好友兼室友 Sophie,兩人時而漫不經心講垃圾話打打鬧鬧、時而相約在戶外街角共進早午餐、時而在深夜一起躺在床上交換心底最深層的想法。如此純粹而美好的友誼,漸漸地也因為兩人在社會上追求的事物與人生選擇不一樣,無可避免地被冷淡疏離所取代。在電影剛開始沒多久,Sophie 便告訴 Frances 她決定和另外一個朋友一起搬去別的地方住了。孤單一人的 Frances 無法負擔原本合租房子的租金,因此被迫在紐約各處 “流浪”。
紐約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我們跟隨著 Frances 幾乎像是都市遊牧民族般的腳步,一起深入「New Yorker」們的家以及他們的生活當中。Frances 借住在新朋友 Lev 及Benji 的家裡,那棟房子是標準 Hipster 會住的那種 : 簡單乾淨的白色牆面、上頭掛著大大小小的攝影作品。櫃子上則擺滿了各種藝術類書籍與音樂唱片,家具簡單而舒適,房間裡還有一個大窗戶可以斜坐在上面看著外頭街道抽著菸。住在裡頭的這群年輕人有種現代波西米亞人的個性,日子充滿了聚會、跳舞、調情、約會與藝術等元素。他們來來去去、對任何事都有點漫不經心、洋溢著個人魅力與品味,但有時卻又懶散地讓人感到厭煩。
老是穿著一身緊身簡約時尚風的室友 Benji 便有許多挺有趣的台詞,讓人一聽馬上就能大概總括出這些紐約客們的中心性格。像是有天早上Bemji一從房間出來,便開始嚷著:
“I think it’s a great day. I ate an egg bagel that Lev’s slut made me. I internet-acquired three pairs of very rare Ray Bans. I’m doing awesome.”
(我想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吃了 Lev 的婊子幫我做的貝果夾蛋,我上網買了三對非常稀有的雷朋眼鏡。我過的超棒。)
或是在和朋友在聚餐聊音樂時:
Benji: Yup. I was there when Serge Gainsbourg died. (Yup. Serge Gainsbourg死時我就在那。) *Serge是一個法國音樂家
Caroline: Weren’t you like, eight? (你那時不是大概…八歲嗎?)
Benji: Yeah. It was the end of Euro disco. (Yeah, 那是歐陸迪斯可時代結束的時候。)
真的是看完兩段台詞就能心領神會了吧!
對「城市生活」的浪漫化與嚮往
然而,Frances 在片中所過的生活,也許是因為它發生在紐約這樣的地方,因此被鍍上了一層浪漫化過後的光輝。假如 Frances 的故事背景是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美國小鎮,少了車水馬龍的車子、川流不息的城市燈火、時髦摩登的餐廳以及各式各樣棲息在其中的人們,這個故事還會如此有魅力嗎?Frances 還會被視為一個雖然沒什麼出息,但卻極富渾然天成吸引力、讓人不禁對她產生惺惺相惜與認同感的人嗎? 少了「紐約」這個重要元素,Frances 會不會只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無聊女子?
把紐約、巴黎或羅馬這類人們既定印象中代表著高品質生活的地點用作故事基底,是一件讓一切變得有點過於簡單的事。大部分時候劇情本身其實並不這麼有趣或深刻,反而是一個地點或一個城市的形象在強力烘托整個故事的力度與顏面。想想伍迪艾倫的一些電影也是如此。
片中,雖然 Frances 在紐約並不過得十分順遂,但她打死不回老家,只想在城市裡苟延殘喘。這也呼應了許多人對於大城市過度浪漫化的嚮往。Sophie 在拜訪了 Lev 及Benji的家後,也說了: “The only people who can afford to be artists in New York are rich.” (能在紐約當藝術家的人都是有錢人。) 一語道破了 Frances 心中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有個從美國加州來的朋友看了這部片,還沒看到一半就跑去一旁滑手機了。電影結束後我去問他為什麼不喜歡這部電影,他說:「在美國到處都是像 Frances 這樣的人。他們從小地方來到大城市,過著一種假惺惺的生活,試著要融入當地的文化,但不是做的過頭搞的不三不四,不然就是完全格格不入。但即使如此,他們還是一定要留在那裡,並自稱「紐約客」而覺得高人一等、沾沾自喜。真正的紐約客根本不鳥這些。
然而,這類的片子也許就是著重於人與城市之間息息相關的連結。究竟是人們改變城市的樣貌,還是城市本身改寫了我們的性格命運?假如我們居住的地方換了,我們的個性與待人處世的方式也會跟著改變嗎?
Frances的「Not Yet」哲學
Frances 的個人哲學是非常溫和折衷的。在遭遇生活中大大小小困難時,她坦然接受並試著用樂觀的方式去嘗試碰觸問題。就算有許多不如意,我們卻從來不會在片中見到 Frances 破口大罵或發瘋。她的臉上總是掛著一抹略微尷尬但卻溫暖的微笑,偶爾則是失魂孤獨的憂傷,但卻也總是淡淡的。一幕她在紐約大街上開始奔跑、旋轉、跳躍並亮開笑臉的畫面,讓我在螢幕前看了覺得非常心痛但同時卻又快樂輕盈。
她的人生哲學充斥了許多折衷選擇,有時甚至到了一種逃避現實的地步。問題當前,Frances 常用兩種慣用方法來四兩撥千金:自我欺騙與和身邊的人撒謊 (在一通和 Sophie 的電話裡,她假裝自己過得不錯,事業也有進展,雖然她才剛被舞團拒絕演出)。因此從片頭到片尾,Frances 的生活以及個人成長可以說是一點進步發展都沒有。
電影中,Frances 曾說過這段話:
“It’s that thing when you’re with someone, and you love them and they know it, and they love you and you know it… but it’s a party… and you’re both talking to other people, and you’re laughing and shining… and you look across the room and catch each other’s eyes… but – but not because you’re possessive, or it’s precisely sexual… but because… that is your person in this life. And it’s funny and sad, but only because this life will end, and it’s this secret world that exists right there in public, unnoticed, that no one else knows about. It’s sort of like how they say that other dimensions exist all around us, but we don’t have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them. That’s – That’s what I want out of a relationship. Or just life, I guess”
( 那就是你和一個人在一起,他們知道你愛他們,然後你也知道他們愛你… 就在一個派對裡… 你們彼此都和別的人在聊天暢談,笑著並散發著光輝… 然後你的視線越過房間,和彼此的眼神有了交集…但但那不是因為佔有慾,或是和性慾有關…但那是因為…他是你人生中的那個人。這很好笑也很悲傷,但只因為這個人生有天會結束,然後這裡卻有個祕密世界存在於公開場合裡,不被人注意到,也沒有任何人知道這件事。就有點像人家說的我們身邊還存在著其他的次元,但我們卻沒辦法感知到它們。這就是‧‧‧這就是我想從一個關係裡得到的。或就是生命,我猜。)
對 Frances 來說,她著重的不一定是社會上的功成名就,也許真正能打動她心的人與人之間那種親密、純粹與溫暖的小小時刻。然而,身在紐約、身在這個由人所建構出來的社會,Frances 迷失了自我。她拖泥帶水、沒真的很有誠意的追逐著「夢想」。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半調子,無法真的全心投入舞蹈事業、無法好好進入一段男女關係、無法和昔日最好的朋友保持聯繫。這些都在 Frances 心中投下挫折的暗影,雖然她並不承認。在一幕裡,Frances 帶著個有點抱歉沮喪的表情,說: “I’m not a real person yet.” (我還不是一個真正的人。),便將她的那種 “Not Yet” 哲學間接表達地淋漓盡致。
在一次與一群生活過得很不錯的朋友們聚餐後,Frances 被席間的對話刺激到,決定飛去法國巴黎度假兩天,有種我也是和他們一樣能這樣到歐洲度假的心態。但這趟純粹心血來潮的衝一發法國之旅,帶給 Frances 的只有痛苦的時差、見不到原本要在那裡會面的朋友 (而且本來就是不太熟的朋友),以及變的乾癟空蕩的破產錢包。Frances 沒像一般電影裡演的,生活有什麼問題就飛到巴黎東京一類的地方,然後就自然而然的會有什麼重大個人心裡突破與轉變。真實生活中,唯一有的就是在巴黎隨隨便便吃的幾餐與漫無目的的遊走散步罷了。
人不是換了一個地方就突然會變成熟或變得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人會不會改變與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更有關係,而不是取決於身在何方。
Frances 不是一個夠成熟的人,她無法體會這一點。對於她的人生困境,總是用表面功夫來解釋敷衍。人家說有時候 “go with the flow”是面對困難的最好方法,但 Frances 幾乎只用隨波逐流的方式在生活,因此一直線在迷惘狀態。
許多人覺得這部電影的結尾十分突兀,好像後面還有劇情但卻就這樣輕描淡寫地結束了。但我覺得這部電影就這樣停留在一個逗號,是因為後頭的 “待續” 其實已經是無話可說了。我們看見了 Frances 這個人的生活片段,而她的故事就是大部分一般人們的故事,沒有什麼勵志火花或是驚人轉折,除非一個人徹頭徹尾地改變。但這樣的改變卻也不是常見的。不管如何,我們的日子仍然照過,反正總是會有替代方案與退路的。這齣戲在演下去,就會成為一篇流水帳。因此意思到了,就夠了。
到了電影片尾,我們才知道這部電影為什麼有 Frances Ha 這個怪名字。是因為Frances在做名條要放入公寓郵箱裡時,全名 Frances Halladay 太長了塞不進去框框裡,她便折衷把一部分的紙摺起來再放進去,最後顯示的名字變成 Frances Ha。這一幕的動作與意義,不僅是整部片以及Frances 這個人的縮影,也是社會上許多年輕人們的寫照。
這部都會輕喜劇充滿了好笑又風趣的對話,讓人看了常常會心一笑,但如知名喜劇演員卓別林曾表示的,每一部喜劇背後其實都是悲劇。
Frances 那傻大姊般的笑臉及有點肢體不協調的動作,以及總是有點尷尬的反應與樂天開朗的性格,讓觀眾們看著覺得非常可愛好笑,但在這 「有趣」的背後,一股深沉的、對於生命的無奈以及年輕人嘗試在大環境裡找到個人定位的掙扎,卻深深地扎進我們的心中,刺入腦海裡最柔軟的地點。因為我們知道,眼前在看的不是別人的故事,甚至可能是自己的故事。
Frances Ha 是部有哭有淚,耐人尋味的電影。剛看時也許不會有太大的感覺,但故事裡人物的一顰一笑與聲聲話語,卻會在腦海中縈繞不去,後座力非常強大。我也很喜歡導演運鏡的方式,有很多幕都結束或開始在對話或動作的空白間歇處,讓人一開始有點摸不著頭腦,但這種方式所帶出的違和尷尬感,卻更加深呼應了電影裡主角的情緒,將電影調性與人物主線做了完美的鏡面結合。
我想無論你是否是已經經歷過了這一段,或者是正在體驗著類似的人生境遇,相信每個人都多多少少能從這部電影中見到自己的影子。Frances 的個性有好有壞,無法一言而語。雖然我並不特別認同她的人生觀,但看著她不斷地嘗試找尋自己的路與定義,心中自然而然對她心生祝福與支持。最後,真正打動我的,也是 Frances 那無論發生什麼事,總是保持著內心的純淨及那一抹溫柔的笑容。這也許是簡單卻十分難能可貴的。
更多關於藝術 / 旅遊 / 美食 / 文化觀察 / 攝影 / 電影 等內容請來我的臉書部落格看看吧!
https://www.facebook.com/urbandebrisabby/
個人網站:http://www.opagueeyes.com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