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媒體產業現在陷入了一種很奇怪的狀態,大型的媒體新聞公司忙著做一些農場新聞;而小型的媒體網站開始做原創內容;還有一些完全沒有頭緒的,人家做什麼只好跟著做,像是上網找影片壓上自己的浮水印。
借鑑於國外媒體的經驗,追求流量的媒體如《Buzzfeed》、《Business Insider》開始出現了疲乏,而以電子報為主流的媒體《The Hustle》開始崛起、訂閱制的《紐約時報》與《The Information》也早已出紅盤。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各家媒體無不一再提高自己每天的發文數量,《The Information》與其他媒體不同,它事先設定好受眾,瞄準科技領域,從中挖掘深度的故事內容,每天只推出一至兩篇文章,它們堅信品質比數量還要重要。每年的訂閱費用為 399 美金,約為 12,000 元台幣。
這種狀況也是現今媒體的狀況,就像一個啞鈴,一邊是超級大的媒體公司,貪婪地想把全世界的閱聽人都納入其中;另一邊則是如《The Information》一樣,嘗試精準地瞄準目標受眾。
「影響那些有影響力的人」,《The Information》確實做到了,打開它們的訂閱名單,就像打開矽谷的名人堂名單一樣,Quora 的 CEO Adam D’Angelo、Facebook 的產品總監、Twitter 的工程師,甚至是一堆你叫不出名字的創投成員。也因為有這麼多有力人士的訂閱,有時候文章底下的討論區甚至比文章本身還要吸睛。
《The Information》由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 Jessica Lessin 於 2013 年所成立,一開始便把目標設定為關心科技議題的幾千人,而現在它們也以行動證明了訂閱模式的可行性。這並不代表它們就駐足於此,它們仍不放棄任何拓展的機會,在今年的訂閱人數達到去年的兩倍之多時,它們也將員工數增加至 18 人,去年的兩倍。包含招募到《華爾街日報》與《彭博》的記者 Shai Oster 來負責香港辦事處。
- 訂閱模式相較於廣告模式的優勢
媒體的一大挑戰便是拓展商業模式的各種可行性,從 banner 到原生廣告,無不是不斷嘗試之下的產物。而《The Information》的創辦人 Jessica Lessin 認為對公司來說,訂閱模式遠遠優於廣告模式。
如果依靠廣告模式,收入會受到波動影響,是否能接到足以養活團隊的廣告訂單就變成最重要的事情。而訂閱模式則可以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內容夠好,團隊可以把重心集中在產出優質的內容上,而不會受到廣告客戶的影響,也不用花心力追逐流量與點擊。
此外,《The Information》的初期創立資金完全由 Jessica Lessin 支出,所以也不用面對股東方的難題。它們的財務狀況更證明了訂閱制的商業模式是健康的,而且閱聽人也的確有這方面的需求。
《The Information》也會舉辦開放給訂閱者參加的小型活動,主要目標並不在於販售門票,而是經營與讀者間的關係。當公司的收入緊緊依靠讀者每年 399 美金的訂閱收入,了解訂閱者的閱讀習慣與興趣就變得極其重要,需要與讀者建立良好、緊密、長期的關係。
- 媒體與社群平台的共生?
而 Jessica Lessin 也提到,許多媒體公司都忽略經營與最終端讀者的關聯,媒體該做的事情並不是貼出一則新聞連結,並期望讀者來點擊,而應該成為一種「必須」,讓讀者自己來找你。
當談到現在媒體與社群平台如 Facebook、Twitter 共生的關係,Jessica Lessin 認為媒體公司花費太多的精力與時間在這些平台上。如 Facebook 很明確地說明了塗鴉牆上的優先權,你的塗鴉牆上應該充滿了家人與他們相片,而不是新聞網站的連結。
這並不代表要將這些社群平台拒於千里之外,媒體們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而與社群平台快速變動的演算法賭博,從來都不會是你的長處。
《The Information》選擇用 email 與口碑來宣傳,社群平台的確有其價值,帶這並不代表要放好幾個工程師來處理 Instant Article,他們選擇將精力與時間花費在更美好的故事上。
- 反觀台灣 ……?
在反觀台灣之前,先看看中國的例子,微信公眾號的崛起,與方便的線上支付管道,讓媒體有了存活空間,甚至促進了許多「自媒體」個體戶的誕生。在中國龐大的基數市場支持下,透過散戶「打賞」、「贊助」的媒體大有人在。其它又有如李翔個人的《李翔商業內參》,年費為 199 元人民幣,約為 1,000 台幣,雖然或多或少有點炒新聞的味道在,馬雲宣布成為《李翔商業內參》的第一位用戶。又或者羅胖的《邏輯思維》,透過會員制也吸收了不少會員與人民幣。
至於台灣,稱得上訂閱制的媒體,再怎麼舉例子也只能舉出《有物報告》。也許是台灣人習慣將網路上的一切視為免費;也有可能是台灣目前線上支付的環境並不友善;也有可能是讓閱聽人心甘情願掏出錢來的媒體目前並不存在於台灣。
不管如何,在我看到來,現在台灣的媒體們,仍卡在流量起伏的數字中不能自己。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