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的妹子無論五官真假,只要顏值有達 80 分又敢露,旁邊的男子一定是顏值+財力破 90 分。」
「這個社會的戀人都長得好像喔,外型跟風格都像搭配好的,絕對看不到路人長相會跟頗有姿色的人交往。」
於是,我們只要扮演好我們的需求角色就好。
尋找和自己相同性質的人,同屬性之間才能交配,不同屬性會成為眾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愛本來就應該人人平等,就也因為我們知道,所以高喊著同性婚姻合法化,所以高喊著身體自主權,所以高喊著婚前性行為的合理。
卻忘了在愛之前,好好建構自己的樣貌。
用同性的戀愛來顯得自己的與眾不同,卻在兩種性取向之間游移不定,在口口聲聲說「愛是不分性別的」,最後卻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結束這段關係。
在一次又一次毫無交往關係下發生性行為,你以為自己是身體的主人,你以為你只是在享受性慾的釋放,轉過頭又希望對方能夠愛上你的笑容你的孤單。
你不斷地感到寂寞,更瘋狂地想找人去相愛,可是你只知道自己想與哪樣子的人相愛,於是你不斷扮演各個族群的人。聽他們聽的音樂;看他們看的電影;去他們辦的活動。
年輕一點的你跟著社團一起追尋舞台上閃亮的人,大家都一起為他尖叫,你也跟著遞上愛慕的卡片;上了大學和同宿舍的同性室友過從甚密,你只是希望在陌生的校園裡有更多人是你的朋友,好過自己一個人孤單的身影,卻在對方釋出更多的在乎時用父母的期待拒絕;接著你選擇了大上兩屆的對象交往,即將畢業的他多的是時間接送你,多的是時間跟你約會戀愛,好讓你成為身邊最閃亮的那對情侶。
那時候的你,單純也真誠,分不清楚愛情也搞不清楚自己的喜好未來,但你每個當下的選擇都是為了自己。
大一點之後,發現社會不再那麼單純。
我們害怕話題、價值觀不同,寧可選擇收入比自己高的人,也不願意接受生活品質比自己低的人。
我們害怕朋友的耳語,對你再好的人你也擔心他帶不出去,會讓你被朋友懷疑嘲諷。
不再是害怕自己的好與不好,以及對方的好與不好,彼此是否能夠接納包容。
於是相愛成為謬論,只要你們扮演的角色是同一屬性,通過了對方的眼緣測試,兩個人交談聯絡的頻率也達到共鳴,不需要經過更多的認識即可戀愛。
而後,僅需要記得在同一屬性的族群中定期打卡放閃,因為大家只會用這種方式確認你們是否仍在交往,畢竟這種越愛越寂寞的關係,婚嫁之前偷吃搞曖昧,都不過是默許的行為。
我們都知道,都知道這個社會的愛情已經病了。越是光鮮亮麗的人,越是扮演好讓人羨慕樣貌的人,越寂寞。
他們始終在扮演,別人期許的角色。連戀愛也是,只是他們以為與一個人相愛應該可以任性地做自己,卻忘記那個自己,也是演出來的。
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不是眾人的閒事。
COMMENT
認識了一個感覺不錯的男人,卻有點在意別人的眼光。
我希望能在愛裡做我自己,可是男人卻直接說了,能遇到願意讓你做自己的對象是幸運,但時間才是最大的問題,久了,誰都會想要改變對方,以符合自己或其他人的期待。
只是想要自在的談場戀愛,卻也要搞得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