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04.2016

〈從無感到有感〉之二

鍾順龍創作中的淡

在「文明風景」系列作品拍攝歷程中,鍾順龍曾使用過黑白底片、彩色負片,到最後的彩色正片。他說:「對我來說,攝影一直都在處理『時間』這個問題。首先攝影因為需要考量到曝光量,所對應的快門速度就是第一個『時間』;另外就是在我認為攝影者需要具備『預見的眼光』,在你看到現實的當下,察覺到決定性的瞬間,以至於得以展開對未來的想像,看見未來。

因此在我拍攝這系列作品的時候,我不希望畫面帶有「歷史感」,反而我期望營造出一個充滿「未來感」的畫面,所以我使用曝光過度的手法(約過曝兩格),提高畫面明度,產生一種『類虛假』的,輕柔的色調」。因此,在作品中體現出類夢境的,一種根植於現實,但絕非現況的直接再現,同時這也是鍾順龍期望試著給觀眾帶上的另一雙預視的眼睛,這些羽量級,看似轉瞬即逝的,清澈的視覺印象,或許還帶有幾分悠然、淒涼的況味,使它得以成為一種可能的開始,可能看見的未來、可能看清的未來,言盡而意無窮。

3-2:菲比-從無感到有感-戳感覺研討會簡報檔_頁面_26

「從思辨的觀點(參看黑格爾的看法),凡被認為是「平淡無味」的事物,豈不也因此揭示最有色有味的事物嗎?因為它太平凡也太乏味,所以不值得眾人注目,它的特點正好提供了最豐富的多元變化,最遠的發展。」[1]

鍾順龍說:「在我來看,『感知』這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知道了什麼,而是感受……我看到有興趣的素材,我會先觀察後出手(如其前述在 2007 年正式開始拍攝此系列前,早已開始觀察拍攝對象),然後我想透過有趣的方式,讓觀者自己也去看見」。至於期待讓觀眾看見什麼,鍾順龍並未下達絕對的定論,因為這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性詮釋,正是他覺得作品的可貴之處──透過他帶來的淡彩風景起一個頭,試著將環境與空間因素也放在一起觀看,或許正如其所言他那過曝的,高明度低彩度的景象,將可為觀者引出一條退步見清明的新視角。

「意義從此不再關閉,而是開放的,並且可隨意自由處理的。」[2]

3-2:菲比-從無感到有感-戳感覺研討會簡報檔_頁面_28

2009 年鍾順龍與妻子梁郁倫回到故鄉花蓮鳳林,向鍾媽媽學習種花生、採花生、賣花生。在與妻子考量回鄉的過程中,也讓他重新思考了何為「文明的定義」,而他與妻子的回鄉之舉甚至亦曾被定義為「做了不文明的事」。鍾順龍說:「人的恐懼,來自無知,過去我們活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中,以為在那樣的思維裡生活才是人生的正解。但在真實的世界裡,人就只是世界中的一員,人無法切斷與世界的關係。人們有時會誤以為利他一定利己,但細想人與世界的關係,我們便可察覺唯有利他才有可能利己」。

正如德國藝術家 Wolfgang Laib 所言:「若你了解到你就是全體中的一員時,那麼在你行事之間,就不再是你一個人了。雖說在形式上你仍是獨立的個體,但其中蘊藏更身大的意涵,並且那些看似難解的問題,也將不再會是問題。因為,當你認知到你與全體相聯,一切都將不一樣。」[3](“If you feel part of a whole that what you are doing is not just you. The individual, but something bigger then all these problems are not there anymore .Everything is totally different.”)。

順龍下田
圖片取自「美好花生」粉絲專頁
圖片取自「美好花生」粉絲專頁
圖片取自「美好花生」粉絲專頁
美好花生 (5)
圖片取自「美好花生」粉絲專頁

離開台北回到鳳林後,鍾順龍與妻子以直接的身體勞動體驗如何去生活,每個動作都很平凡、踏實,那種平實(或平淡)的狀態是直接內化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就如他們所說:「那是一份自在」──知道自己在哪裡;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做這些事。或許亦正如余蓮在《淡之頌》第三章〈淡─漠〉所提及的「漠然的階段就是一切之本源又是一切之終歸。淡然的美德正好將我們心神與事物那更基本的漠然階段結合起來」[4]

里程碑-016-1_resize

菲比與鍾順龍進行訪談時,提及《淡之頌》書中描論倪瓚生平與創作。倪瓚晚年變賣家產,脫去元朝統治下的稅務煩惱與物質包袱,任由寧靜江水將他送往長江下游和太湖地區,趨向自然的生活樣態,帶來超脫心境,對應在他的創作上所體現的便是──他畫中山水的平淡,不僅僅展現一種藝術效果。它還表達了智慧,淡然的生活是一種理想。[5]鍾順龍回應道:「淡,或許也正是我目前所處的生命景象,近年(可能與我回鄉有關)我的生活或是我的心境也正趨近於一種淡然的狀態,對於我來說人生的成功絕非是一個頂點,而是生活中的每個當下──拍照的當下、與家人相處的當下……最近,我才和郁倫說起,若我的生命就此結束,基本上應該是一生圓滿了,我想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沒法陪伴孩子長大」。在攝影世界之外,鍾順龍在真實人生中,實實在在地扮演了集藝術家、商人、家人於一身的「生活人」身份,彼此相即相關,同源同歸,共同譜寫另一場文明風景的生命印記。

圖片取自「美好花生」粉絲專頁
圖片取自「美好花生」粉絲專頁

小結

現代人習慣且喜歡快速、高速,以及隨其而來的便利性,因此近年快速道路、高速公路工事不斷,鍾順龍從一開始發現路上出現許多一根根的橋墩、柱子,到後來柱子成群,成為群組場景後,才驚覺生活地景竟在不知不覺、無聲無息中發生巨變,台灣在近數十年的風景地貌變化特別之大,但我們卻習以為常地看著它成形,卻不知如何成形,因為人們總是容易刻板地認為這樣的景觀,很日常,很平常,所以它就這樣輕易地被我們忽略了。

里程碑-012-1_resize

而這一切究竟是如何在「不知不覺」間巨變了呢?如此無感覺的狀態,除了令作者感到詫異外,更多的情緒其實是害怕。在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所提出的「邪惡的平庸性(the banality of evil)」中,明示我們邪惡本身並非得如希特勒般狂暴,而是可以平凡無奇地展現在任何人身上,而其效用絕對不亞於血腥屠夫。在我們日常生活裡發生的許多事情亦是如此,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旁人「大驚小怪」,但若我們願意去多想一點,把時空與狀況稍稍搬移比較後,便會覺得其實好多事情都值得我們去大驚小怪。

而那些在世人眼中萬惡不赦的殺人者──曾參與猶太屠殺的納粹信徒們,他們可曾知道(或認知到)自己正在做一件邪惡的事嗎?答案是「不會,也無法」。因為這就只是一份長官交代的例行公事(maintained job),毫無特別(或毫無特殊意義)可言,對他們而言殺人奪命的邪惡被日常化了,他們以一副稀鬆平常的態度,將活人送進毒氣室,他們的感受被(邪惡被日常化)麻痺了,這些在我們眼裡的邪惡,在他們眼裡實在是平庸到不值一提,因此他們無從感受,遑論道德反省這般高深知覺了。

鄂蘭所提出邪惡無根、無本亦無深度的觀點,顛覆邪惡必定是以大動作襲來的刻板印象之外,也顯現一顆充滿智慧與超然同理心的健全心態,以及與其共存的真思辨力。若每個人類都能盡守身為靈長類的職份──願意負責、勇於質疑,並願意設身處地從他者立場去思考問題所在時,那麼每個人便將有能力去抵擋那平庸的邪惡,反之,若人類繼續漠視問題、無感於他者需求,那麼平庸的邪惡終將消滅人性,使人類失去身為人應有之位格。

3-2:菲比-從無感到有感-戳感覺研討會簡報檔_頁面_09

鍾順龍因為有感於人類(包括他自己)對於地貌巨變,於當下對應的「無感」而開始創作「文明風景」系列作品,在作品的呈現上卻又以一種淡然的畫面,沉靜發言,鍾順龍如是說:「我想把這些重重的事,淡淡地說,因為原本這些事就是重重地在發生,但人們卻依然無感,所以重重地說絕對沒有用」。

「凡味道都使人垂涎,同時又令人失望;它只誘導過客「停步」,「引誘他」,但沒有滿足他。味道只是一種直接而短暫的刺激,一如樂器發出的聲音,剛剛聽見就隨即消逝。與這些膚淺的刺激相反的,我們要上溯那「取之不竭」的源頭,它總在開展,而從未停留於任何具體的呈現,從未任憑感官完全逮住,超越一切殊異的實現,並且富有潛在的能力。」[6]

鍾順龍此番以「淡」作為無限亦是延展的引線式發聲模式,同理可見於吳明益於《複眼人》中的陳述方式──劇烈的環境破壞,在作者細心且深具耐心地鋪陳中,被客觀平等地記述,溫柔有理的文字逐漸疊砌出狂大震撼。楊照在《複眼人》推薦序中如是說:「這幾年來,全世界具備環境意識的地方,是好萊塢。好萊塢連續拍出許多處理環境主題的災難電影,讓觀眾如同身歷其境般目睹氣候帶來的破壞……這些影片都精彩呈現了讓人看得目瞪口呆的奇觀……不能說這樣的影片對提高環境意識沒有幫助……但是奇觀有其限制,大自然破壞的奇觀,最根本吸引人的地方和五萬發煙火構成的跨年晚會高潮是一樣的。人們很容易以目瞪口呆看跨年的心情,目瞪口呆地看銀幕上熟悉的城市一夕之間遭到毀滅……這些影片所呈現的,幾乎都是瞬間的災難,或災難來襲後的倉夷狀況。那樣的災難很刺激、很驚人,誰都會凜然震動,然而那樣的災難,卻不是環境災難的現實……環境的破壞、毀滅是日常性的……破壞、毀滅真正的特性,和好萊塢要講的,剛剛好相反──在於其沉默、安靜、普遍、無所不在,也就是在於其日常的庸俗。好萊塢必須將這無所不在的日常庸俗,予以戲劇化,才能將之從庸俗中拔拖出來,讓人看到……然而弔詭地,脫離日常庸俗被看到的環境災難,也就不是真實的災難了,當大家高度在意驚天動地的災難時,日常庸俗的毀滅反而更被忽略了」。

里程碑-014-1_resize

『脫離日常庸俗被看到的環境災難,也就不是真實的災難了』,在特效塑造的災難中,觀眾的目光聚焦於「特效」而非「災難」本身,面對透過煽情所點燃的撼動,人們只會因為感到無能為力而束手癱軟。同理,若鍾順龍將這些年間的地貌巨變,以高反差色調與戲劇性光源來表現的話,或許觀眾將會以觀看腥羶重味的社會新聞的心境來面對作品,當下的驚嘆最終恐怕只會淪為茶餘飯後的廉價八卦。平淡是人類意識中最全面性的一種經驗,它不偏不倚地以最根本的方式,表達我們身處世界中,因此,「淡」便成為鍾順龍深思後,體現此議題的唯一方法,因為唯有「當我們的意識不再受到各種味道的干擾,反而能夠察覺出那用於分辨所有差異的最基底的漠然時,世界就重新向我們的意識的主動性敞開」[7]。也唯有此時,因為淡方能舒緩感官的欲求,淨空意識的陳雜,啟動召喚出那更為細緻的覺受能力。

里程碑-016-1_resize

在「文明風景」系列作品中,鍾順龍站在一個中立者的位置,不帶主觀情緒,或道德判斷去處理畫面,他忠實地,甚至可以說以一種更輕柔的方式去呈現我們生活的樣貌,以平等、委婉、緩慢地手法,投下一顆悶悶沉沉的石子在觀者心頭。正如余蓮所述:「味道或聲音,會因其平淡無奇而吸引人,因其含蓄持重而更能容納變化。它們在實體表現中所失去的東西,會從精神上重新獲得」[8]。平淡並不帶領我們尋求目的,而是要使我們超越一切固定性的限制,體察世界於我的內在回響,「平淡不帶我們去尋找另一個意義,不去探求一個隱藏的秘密,而是將我們從意義辨別的特性裡釋放出來,不受任何特殊的強烈的味道束縛」[9]。如同「文明風景」中的被攝物,它只引往它自己,在這裡理智不需與感知對抗,觀眾也不需要偏重本體(畫面中的柱子),而輕視現象(地貌改變),因為他們相生相依,同源亦同歸。由平淡所帶出的和諧,絕非貧乏單調(那種極其微妙的理想平衡狀態,乃是「辛而不烈,淡而不薄」[10]),而是由於如王弼注《道德經》中所言:「無狀無象、無聲無響,故能無所不通,無所不往」[11]的柔軟卻堅定的穿透性力量。

Untitled-7_resize

「平淡揭露開它們之間共同的特性,因而透露它們的本質。平淡是整體的調性,它使人的視線投向最遠之處,使人去感覺這個世界、去感受個人狹窄的眼界之外的真正生活。如果平淡是智慧的味道──唯一可能的味道──,那不是因為放棄和希望,而是因為它是基本味道,是萬物的「本」味,最本真的味道。」[12]

[1] 《淡之頌》,頁8。

[2] 《淡之頌》,頁9。

[3] 此段中文為菲比自譯,後列括號內英文為Wolfgang Laib原始文句。

[4] 《淡之頌》,頁21。

[5] 《淡之頌》,頁16。

[6] 《淡之頌》,頁19。

[7] 《淡之頌》,頁20-21。

[8] 《淡之頌》,頁50。

[9] 《淡之頌》,頁116。

[10] 《淡之頌》,頁49。

[11]〔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頁31。

[12] 《淡之頌》,頁31。

圖片提供:鍾順龍

參考書目

一、專書(依文中出現順序)

余蓮(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 (Esther Lin-Rosolato)譯,《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 (ELOGE DELA FADEUR: A partir de la pens’ee et de l’esthe’tique de la Chine,1991) (臺北:桂冠圖書,2006)

吳明益著,《單車失竊記》(臺北:麥田出版,2015)

漢娜.鄂蘭著,施亦如譯,《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臺北:玉山社,2013)

吳明益著,《複眼人》(臺北:夏日出版社,2011)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

二、期刊論文

温珮琪著,〈平淡美學 評介François Jullien《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止善,第十八期書評,朝陽科技大學通識學院,2015 年 6月,183-197 頁

劉滄龍著,〈淡勢之間與力量美學——氣化美學的文化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5 卷 1 期 ,2015 年 3 月 1 日,71-89 頁

三、影音資料

公共電視台,獨立特派員(第447集),新時代女力,2016 年 5 月 18 日

3-2:菲比-從無感到有感-戳感覺研討會簡報檔_頁面_32

不可轉載
沈菲比
1980年生於桃園,現居創作於桃園。喜劇性格,老派思想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現以獨立策展人、zine maker、煮婦、研究生以及高中老師等多重身分切換著
1980年生於桃園,現居創作於桃園。喜劇性格,老派思想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現以獨立策展人、zine maker、煮婦、研究生以及高中老師等多重身分切換著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