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29.2016

藝術是感覺之後,知識之前 史金淞「個人設計博」

文|高子衿

史金淞於台北當代館推出的「個人設計博」個展,從字面上來說可以是「一個人的設計博覽會」,其本質則是關於「設計」的博物館,也可以是在設計和被設計的博弈中,個人掙扎打拼的奮鬥簡史。展出的作品交織於12年之間,包含過去的、現在的、正在發生者的彼此互動,突破來自社會、家庭、倫理對於自由靈魂的束縛,館長石瑞仁亦指出,雖名為設計,但史金淞卻「把設計做了很大程度的延伸,設計在此是一個想法,是面對問題能有所行動與追問,因而一路走來的痕跡。」

在「解剖與自我解剖」子題中,展出史金淞早期以不鏽鋼材質成名之作,再現的是尋常家居生活可見之物,然而在每一件拼組部件光滑、流暢的弧線下,卻被建置具有傷害性的機制,例如會從背後受到攻擊的辦公椅,或是結合電椅、鐐銬的健身運動器材,形成看似親近實則近乎於零度的拒絕距離,試圖探討在現代化進程下,從壓迫著眼的剝削與排斥等不平等關係,亦是結構性暴力的主要形式。

圖中為史金淞《鐮刀版嬰兒車》與「奶瓶」系列作品。(台北當代館提供)
圖中為史金淞《鐮刀版嬰兒車》與「奶瓶」系列作品。(台北當代館提供)

在重金屬的自我解剖後,史金淞認為,「唯有解剖自己、打開防護才可能接觸世界。」隨後,對於不鏽鋼材質具有驚人掌控能力的他,持續往不可預知的方向前進探索,創作更擴及繪畫、雕塑裝置和現場體驗性戲劇表演等。先前曾於台灣展出的《不可預知的戲劇現場》,源起自史金淞前往台灣各地蒐集各種瑣碎舊物時,不同於中國民眾搬家後不會剩下任何有價值之物,他驚見台灣移民離開後空屋裡剩下許多完好的生活用品,甚至是沒有過期的護照,故而他開始對於這些用品進行一次考據,而後再將其還原到生活場景,彙集至展覽空間。

接下來,靈感來自陳界仁談話中所提到的,「台灣需要更徹底的革命」一語,史金淞因而提供了一個小革命的場域,進入空間內的民眾將會領到一個暴動證與一把錘子,在暗示和規則約束下,人們得使用暴力恣意地將所有物件粉碎、解體,使得原有物件的社會屬性消失,而人在日常中的身分亦逐漸淡出,只剩下內在盡情宣洩的情緒。

前方作品由燃燒後的殘渣凝結成型,再生產成一件迷你太湖石似的「園林」賞件。(台北當代館提供)
前方作品由燃燒後的殘渣凝結成型,再生產成一件迷你太湖石似的「園林」賞件。(台北當代館提供)

原先史金淞計畫將這些碎塊再拼組成一個花園,但由於台灣法律對於帶有個人訊息的物件,不能由他人帶走,無奈之下,最後決定燒掉,結果那些原先理當灰飛煙滅的灰塵,卻能還原成描述這個城市的色彩顏料,史金淞說:「台北灰完全符合了我對台北的感覺,灰灰的、黏黏的、濕濕的、人情味很重的。」於是他開始徵集灰色,每個顏料背後就是一個人的故事,並且想像多年之後,當他擁有了300種不同的灰度時,再使用這些去畫一幅畫,每一種灰色裡,都是關於特定時空最獨特的記憶。

「在我與你之間的空氣中,有無數的灰塵,它構成了我們之間的形狀,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而已。」史金淞指出,不同的灰度來自於「生物信息」,不同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顏色;然而若只停留在如何去調出精準具體的灰色,是相當狹隘的,「我們要做的是把藝術方式延伸到更多地方,設想若有更多人懷抱著人性色彩去創作,,每個人自己情感的色彩,最後便會成為形容世界的方式。」

不可轉載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