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這麼多可以工作的空間了,為什麼你還想經營共同工作空間?這是我朋友最常問的一句話。
『因為我想和一群不同領域的人合作、創造有趣並能解決問題的專案』
說到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是風行一陣子的新形態工作場域。 2005 年 Google 軟體工程師 Brad Neuberg 將自家倉庫改造並租用給不同團隊進駐,成為共同工作空間的濫觴;台灣則在 2012 年開始蔚為風氣而雨後春筍般遍佈各地。
若將『共同工作 Coworking 』與『空間 space 』的關係來討論,需要什麼特質與條件?
就共同工作而言,這樣的模式早就存在:公司的各部門一起工作、不同公司進駐商務辦公中心、不同的人在咖啡店一起工作,這些都算是共同工作。
許多自由接案者或是小團隊喜歡在咖啡廳工作,可以放心的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怕別人打擾,但咖啡廳本質是用餐與放鬆聊天的場域,在工作時身旁的人在用餐喧嘩多少會被干擾,並且少有交流。當人數到達一定規模之後,大多會選擇商務辦公中心進駐,在一間一間隔開的辦公室運作業務,與其他公司或團隊交流的機會常在洗手間或茶水間。而公司成長至更大規模時,只有在跨部門會議或因不同專案而有跨域合作的機會。
綜觀以上的工作模式,共同工作特別之處在於:『跨域交流』。這群使用者多屬創業家、自由工作者、和人數規模較少的團隊。這群不同領域的人有基本共同需求:希望有許多面向的交流與學習,甚至因為某些議題或專案產生深度合作。空間則會依照“跨域交流”的特性而設計:半開放式的工作空間、輕鬆的工作環境、隨時可以討論交流的園地、會讓人不期而遇的動線設計…,空間經營策略上會促使彼此有更多的交流機會,無論分享會、創投大會、讀書會、還有各式各樣凝聚工作者的聚會活動,這也是這類型空間的優勢。
現在為了有更多交流能量與特色,許多空間都整合了其他服務,例如:結合咖啡 / 酒吧、 Maker 環境、 Haker 性質,甚至出現不同屬性的空間風格,例如:人文設計、科技、社會企業、關注在地社區議題….。當規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大多發展成孵化器:兼顧投資與創業顧問的服務,同時找尋適合的投資標的。而我比較期待的是:聯合事務所為經營方向的空間。不強調育成、投資功能,而著重於可以共創更多專案、共享更多資源。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習慣傳統類型的工作場域,若能去體驗這些共同工作的模式,相信會產生更多縱向聯結和交流,對工作一定有實質的幫助。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