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規劃的 107 課綱草案,預計等到新政府上路後,教育部將會重組「課審會」進行審議。根據既定草案內容,程式設計屬於科技領域的一部分,國中、高中階段列為必修課程,但在國小階段,則可依照學校資源條件與學生特性,進行融入性的教學規劃,也可成立社團提供學生學習 – 程式設計納入107 課綱 Coding 成為必修語言
文中有提及一個我非常認同的一個觀點:培養孩子解決問題、創造、勇於嘗試錯誤等能力。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創造、勇於嘗試錯誤等能力,這不是本來教育的目的嗎?
也許某程度,也接受了過去體制下的孩子們,所培養出來的缺乏這些特質,所以要「透過」學習程式語言來加強。
問題的根本是,倘若過去填鴨式的教育不改變,即便學什麼,最後也只是換湯不換藥罷了。
台灣學生上課時間為 07:30到 17:00,平均上課時間 9.5 小時 - 血汗學生!台灣國高中上課時間全球最長
如果還要補習得話,時間可能不止 9.5 小時,可是補習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好成績。
莊榮輝認為,「補習班不會教你思考,它連思維都不會教。」- 補習才能上研究所 台大前教務長:非常危險
我們教育,猶如一個大型連鎖體制完善的工廠,每個人進去彷彿都往同一個模子轉,不管你合適不合適。
如果我們的教育提倡,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那些制式又籠統的題庫。
如果我們在意的是創造力,而非製造。
別說是程式語言,各種專業人才都可能會出現。
在體制內的教育裡,我一直都是網路上俗稱的魯蛇 - 張永翰/我是一條在皮克斯工作的魯蛇
因為我們都不尊重,學習的自由。
專注於思考模式
為何學習程式語言,可以培養孩子解決問題、創造、勇於嘗試錯誤等能力呢?
程式語言是個很注重因果和邏輯關係的科學。這和我們傳統的「權威式思想」是違背的,怎麼說,我只記得我過去的十幾年教育裡面,有極大部分老師都是很有威嚴,你不可以提出任何質疑,否則這是會被視為不禮貌或不尊重的行為。
我這說可能有些武斷,也可能我只是遇到少數中的少數。還是讀者也有和我一樣的經歷呢?
出來社會後,只要新進稍微提出「不一樣」的想法,也會被黑;回家,看到父母做了個決定,當我們提問的時候,父母是否回答你「大人的事你別管」,這可能太戲劇了。
如果連質疑的心思都沒了,更別說解決問題。
因為解決問題另外一個缺點是,很可能會「錯」,可是你知道寫程式對於「錯」是一種常態,它很平常,很自然,是程式都會出錯,雖然經常會聽到「為什麼這個程式會出錯??」
出錯的下一步就是抓蟲除錯,揪出問題的點,然後拆開它錯的原因,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後解決它。一個學程式畢竟的過程就是。
出錯-做對-做的更好
有沒有發現這個邏輯用在什麼領域都管用,與其說學寫程式,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如說是改變一個人的思考邏輯和方法。
提到這裡我們經常會有人聽到電腦思維(computer thinking)。
認識和普及
電腦思維不一定是和寫程式有關,他只是其中一個部分。
例如汽車,我們每天都看到很多汽車或交通,難道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怎麼修車和製造汽車嗎? 不會但是我們會開車、我們知道車子是需要這麼運作、他有哪些零件等等。
我們看看周遭,仔細觀察一下,那些事物,幾乎都是不懂它的原理,可是我們對它一點都不陌生,並且認為作為一個現代人都需要知道這些是什麼和如何操作。
把程式邏輯和思維模式帶入普及教育,正好可以給學生做個一個基礎教育,重點是教育他們如何思考,不是死背程式語言的意識和語法,因為現在,不需要以後,就是現在,我們的各種行業、生活、行為都已經離不開電腦和網路。不管日後你從事那個行業,這基礎知識都已經是必備的。
這基礎知識讓妳再接觸新事物的時候,不容易產生很大的技術鴻溝,溝通上無法做出共識。
除此之外,你的思維層面也會更加廣闊,這是激發創意很重要的一環。
創造,製造
回歸到這次教學的重點是希望未來孩子有競爭力,二來解決未來大量的人才需求嗎?
學程式並不是唯一的救星,也不會帶來明顯的競爭力。若只是為了競爭力,你只需要專心做好一件事,不管任何事,都可以有競爭力。
未來職業何止程式呢?還有許多我們未知的領域和職業,我們是否應該啟發孩子的學習好奇心。
工業時代後,人們脫離貧窮只需要學會製造。
未來的社會,製造已經是機器的任務,唯有創造,才能有真正的未來,未來我們不僅僅需要工程師,我們還需要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才。
原文 http://kimix.name/open-your-mind/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