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可能含有部分血腥·犯罪·恐怖·性描寫等重口味內容,請讀者斟酌閱讀。
流浪是嬉皮的人生哲學,自由是他們所追求的人生目標,而浪漫是他們對這世界保有的一絲純粹。
現代的嬉皮通常是指一種穿搭風格,而 60 年代的嬉皮是一群崇尚自由、自我意識的和平使者。
在這個各種文化知識不停更迭的世紀,我們只不過是“ 10 年代”的開端,
這些資訊以及想法的演進稀釋著過往的世代。
現代人活得越來越自主自由,卻被尚未完全突破守舊的觀念束縛,
真正“open-minded”的其實是歷史。
有很多人心中都活著一個懷舊的復古靈魂,
不老妹最想重返 20 年代,想看看是怎麼樣的年代造就華麗、揮霍、鎏金的歲月。
言人總老編 Aga 是一個理性浪漫兼具的人,她很喜歡 60 年代的嬉皮文化,
曾經跟她討論過為什麼?
她說:
「嬉皮走反戰反社會路線,他們的人格特質嚮往愛與和平,想要達到身心靈的自由。」
如果用於一句話來表達有多想,
她只說:
「媽我想當嬉皮!」
你呢?如果能回到過去,你想活在哪個年代?
You can’t separate peace from freedom because no one can be at peace unless he has his freedom.——Malcolm X
你不能分開自由與和平,因為沒有人能得到和平,除非他有他的自由。——馬爾柯姆X
嬉皮運動,起源自 1960 年代中期的美國,後散布至全世界。
Hippie,「嬉皮」or「嬉痞」,
行為凡涉及「嬉」或「痞」者,我們叫他們「嬉皮士」or「嬉痞士」,
也就是 Hippies ,複數記得加 s,穴雪~
Hippie 這個字來自Hipster(文青), 最初拿來形容「垮掉一代」的成員,
Hippie 和 Hipster 兩個字都是指那些參加垮掉詩人聚會的年輕人。
說到嬉皮就不得不提到「垮掉一代」(Beat Generatation,由 50 年代美國一群詩人領導),
早期的嬉皮繼承了「Beats」(垮掉一代成員)的語言使用和反文化精神。
⇧Beat Generatation
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
美國的垮掉的一代稱爵士樂音樂家為「Hipster」和「Beatnik」,
同時這兩個詞也被用來稱呼圍繞著這些藝術家而出現波希米亞主義似的反文化。
⇧Beatnik
1960 年代早期,
於紐約格林威治村,年輕的垮掉一代成員稱自己為「Hips」,
他們反骨,他們很酷,他們站在古板保守的對立面。
⇧Beatnik
1960 年代初期,
Hippies一字分別出現於許多刊物,指垮掉一代的後輩,
《New York Times》編輯把「Hippy」拼法改成「Hippie」,跟穿著風格「Hippy」作區分。
1964 年 Malcolm X 的傳記中,
Hippie 這個字用來描寫 1940 年代某些生活方式「比黑人更像黑人」的白種人。
⇧Malcolm X(有人跟不老妹一樣覺得他長得有點像美國總統歐巴馬嗎~)
四十年前的夏天許許多多的青年男女前往舊金山,
他們留著長髮,穿著色彩斑斕的服裝,終日彈吉他、唱歌、做愛、服用迷幻藥,
尋求自我與集體的解放,在彼此的懷抱中尋找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
但並不是頹廢地自我放逐,而是要尋找一個美麗新世界。
他們要對資本主義工作倫理、限制人自主性的保守社會規範,
對這個人與人互相憎恨與殘殺的世界,進行一場烏托邦式的反叛。
60 年代中期,嬉皮風從美國吹起流風波及歐洲,
不願認同傳統價值觀的年輕人,堅持愛與和平的精神,
紛紛出走步上嬉皮路徑,在浩瀚無垠的土地上過著像遊牧民族般的生活。
席捲西半球的「嬉皮狂潮」已經是半世紀前的陳跡了,
文學、時尚、電影、藝術,都因青年世代的崛起而有了巨大的變化。
而進入爆炸成長階段的搖滾樂,絕對是那騷亂的時代裡,最生動、最鮮活的見證。
「嬉皮時代」從主流社會剝離出去的青年也有許多類型:
有人信仰激進暴力革命,甚至加入地下恐怖組織;
有人沈溺在迷幻藥的世界,忘記現實社會的一切問題;
有人舉「性解放」的大旗展開肉體探險,模糊了「愛」與「性」的分別。
雖然路線各異,但是他們都對「大人世界」徹底不信任,甚至喊出「別相信三十歲以上的人」口號。
嬉皮一代多屬二戰前後出生的「嬰兒潮」,
他們在戰後經濟、社會條件相對安穩的時代成長,培養出與父母輩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這輩青年在 60 年代鬧出許多亂子,卻也也創造許多令人驚嘆的作品。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庶民社會的文化風景是由年輕人共同建構出來的。
Hippie History
1960 LSD / Psychedelic Rock
越來越多逍遙青年們湧入北灘追尋垮掉一族的夢,
房租不斷上漲警察不斷騷擾,
他們從北灘 (North Beach) 搬進舊金山的嬉皮區(Haight-Ashbury:Haight Street 和 Ashbury Street)。
這裡因為附近有舊金山州立大學,比較有反叛氣息,
而且是沒落的工人社區,所以房租低廉。
那個時候人們剛發現一個進入神秘世界的鑰匙:迷幻藥(LSD)。
嬉皮們創造了自己的社群、聽迷幻搖滾,擁抱性解放運動,
有些吸食大麻或 LSD 等致幻劑,認為迷幻蘑菇可以帶領他們探索不一樣的超知覺領域。
60 年代初剛寫完小說「飛越杜鵑窩」而一夕成名的作家 Ken Kesey,
在舊金山開始推廣 LSD 所帶來的迷幻經驗,
甚至用一台塗滿炫麗色彩的巴士巡迴全美,告訴大家這個通關密語。
這是把垮掉一代的反叛火炬傳接給下一個嬉皮世代的旅程。
1965 年,舊金山的嬉皮場景開始添上配樂。
民謠開始褪色,Bob Dylan 開始插上電,披頭士從泡泡糖歌曲轉向成為更成熟複雜的搖滾。
舊金山的嬉皮們開始結合藍調、民謠、鄉村以及「迷幻」感受,
創造了所謂舊金山之聲:迷幻搖滾 Psychedelic Rock。
從垮掉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同時從藍調樂中演化出搖滾樂。
正如一名滾石雜誌記者說:
「舊金山的秘密不是舞蹈、燈光秀、海報或是樸素的舞台動作,而是一種所有人去創造一個社群的想法。」
紐約格林威治村的民歌場景,是歌手和歌迷一起生活在村子中,
迷幻樂隊們也堅守嬉皮的社群精神,他們住在海特區作大家的鄰居,
嬉皮們也認為他們就是「我們的樂隊」。
⇧Grateful Dead 1965 年美國舊金山迷幻搖滾樂團
⇧The Doors 1965 年美國洛杉磯迷幻搖滾樂團
⇧The Byrds 1964年美國洛杉磯迷幻搖滾樂團
1960 Free Love
在美國 1960 年代成長的世代,對「性」與他們的父母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藥物如大麻、迷幻藥和古柯鹼和酒精解放了他們過去所承受的壓抑,
而「性」也只不過是另一種壓抑的解放。
同性戀的男人和女人們也在美國每個城市一個接著一個的出櫃。
這樣的群體生活促成了短暫的肉體關係以及多性實驗,
「性自由聯盟團體」(Sexual Freedom League)這類團體的出現,
宣傳他們正在進行的狂歡活動,連在公共場所禁止從事性行為的法條都被遺忘了。
在公園、在音樂節、在任何地方!
這幾乎任何嬉皮的集會都是為了讓新的「夫妻」在通常是眾目睽睽的狀態下「開機」。
Free Love意味著你可以沒有內疚的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愛任何人。
所以那個時代最有名的口號是「做愛不作戰」。
不過最重大的單一事件還是女人和家庭主婦,從日新月異的控制生育方式得到了解放,
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等發明使女人不需要擔心懷孕,也能盡情地享受性愛。
1966 / 10 Love Pageant
1966 年 10 月,
嬉皮在金門公園中舉行了「愛的遊行 Love Pageant」,抗議 LSD 成為非法藥物,
他們認為 LSD 是讓人們可以更認識自我,並且可以讓人去冥想、創造和表達藝術。
LSD 成為他們追求心靈解放的工具,
甚至產生新的音樂、舞廳燈光、美術風格,新的文學風格和新的生活態度。
1967 年夏季,
十萬青年湧入舊金山 Haight-Ashbury 街口,
他們擊琴吟詩、喝酒狂歡,他們高喊「愛與和平、不要戰爭」。
這場史無前例的青年世代大聚集,同時也是一場實驗意味濃厚的次文化社會運動,
強調自我意識、主張社群分享、重視環保自然、對性愛採自由開放態度,
撼動了舊時代的主流價值觀,這場以舊金山為震央的大地震殘響迴盪至今餘波猶存,
人們給他一個名字—嬉皮革命(Hippie Revolution)。
1967 / 01 Summer of Love
1967 年 1 月,
嬉皮從舊金山金門公園開始,造成了美國西岸的「愛之夏 Summer of Love」運動。
1967 / 02 Flower Children
1967 年 2 月,
參加反越戰示威運動的遊行者,就是花兒的意象的源頭,
送給五角大廈外守衛的武裝警察一朵花兒,
花童們在衣服上繡上花朵或以鮮明的色彩,
在頭上戴花送花給每一個人,來傳達花這個符號所象徵的寓意。
⇧《Flower Power》(Bernie Boston, 1967, Pulitzer”s Prize nominated) 入圍普立茲獎
「Flower Children」跟「Hippie」幾乎是同義詞,
指的就是 1967 年夏天進駐舊金山滿懷理想主義的那群年輕人。
身上配戴花的主題、給路人贈花是「花童」的慣有作風,
花兒象徵宇宙歸屬、愛與和平。
當時媒體採用了「Flower」這個字眼廣泛地指稱所有嬉皮相關的事物,
Allen Ginsberg (垮掉一代詩人)的作品中曾提到「花的力量 Flower Power」,
是用和平的方式抗議戰爭殘酷無情的一股力量。
1967 / 05 《San Francisco》
1967 年 5 月,
John Phillips (The Mamas & The Papas 成員)為他的朋友 Scott McKenzie,
寫了《San Francisco》(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一曲,
發行後馬上造成轟動,
這也順勢為「蒙特利音樂節 Monterey Pop Festival」(John Phillips 是主辦人之一),
做了最好最有效的宣傳。
⇧The Mamas & The Papas 1965 年美國紐約合唱團
⇧Scott McKenzie《San Francisco》專輯封面
Scott McKenzie《San Francisco》歌中寫道: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如果你到舊金山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記得頭上戴朵花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如果你到舊金山
You’re gonna meet some gentle people there/你會在那兒遇到一些好人兒
歌曲十分暢銷,在英國和歐洲多國均拿到榜首,
據說這張單曲在全球賣出超過七百萬張,並成為嬉皮國度非官方的國歌。
1967 / 06 Monterey Pop Festival
1967 年 6 月,
加州蒙特利露天廣場舉辦了蒙特利音樂節(Monterey Pop Festival),
「史上第一場戶外大型搖滾音樂」,
嬉皮文化和搖滾開始不可分割地交織在一起,
可說為愛之夏(Summer of Love)樂章奏出最動人的序曲,
促使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來到舊金山,圓他們的嬉皮夢。
1967 年 7 月,
⇧披頭四專輯「Sgt. Pepper Lonely Heart Club’s Band」登上冠軍。
⇧時代雜誌以「嬉皮:一種次文化的哲學」做為封面故事。
之後的 Fantasy Fair、Magic Mountain Music Festival…到 1969 年的 Woodstock,
音樂祭成了 60 年代一去不返的神話,而場景是泥巴、酒精、藥物和搖滾樂。
真正的狂野不拘泥於任何形式,意識到思想能夠自外一切脫疆馳騁的那一刻,你就自由了。
帶我們一同回顧這個百花齊放、含笑帶淚、愛恨交織的時代。
嬉皮頭上的花朵很快開始凋零,
因為花的力量(Flower Power)開始成為企業家眼中最好的品牌形象。
蒙特利音樂節(Monterey Pop Festival)雖然在後來被視為是嬉皮愛之夏的象徵,
不過其實這一開始就是一場生意的謀利。
來自洛杉磯的樂團 The Mamas & The Papas的John Philips,
想要結合舊金山與加州的音樂場景,並利用花之世代的標籤來舉辦一場吸金的音樂節。
但洛杉磯對舊金山的嬉皮來說,原本就是物質與商業主義的最大鏡像。
無政府主義激進團體「掘地者」(Digger)就說:
這個音樂節會是一個富人的音樂節,因為洛杉磯的商人不瞭解舊金山的樂隊不是和社區分離的,而是就住在大家的街上。
掘地者(Digger)甚至在海特區辦街頭劇場,並且在海特街每天下午發免費食物,
並不斷提醒嬉皮們:
你要忍受多久有人把你的奇幻之旅轉變成金錢?
舊金山的著名音樂人 Joe McDonald 也說:
洛杉磯的唱片公司是要出賣我們的夢想,要把我們榨乾、吸乾。
直到後來 Paul Simon、David Crosby 等人的出面下,舊金山樂隊才信任原來的主辦者。
蒙特利音樂節是後來搖滾產業成形的一個重大啟程點,
也讓全世界都看到一個迷幻世代的開始,
但,這卻是舊金山做為迷幻城市的結束。
唱片合約和鈔票在空中漫舞,
搖滾明星從 Janis Joplin 到 Jimi Hendrix 在這裡誕生,
Quicksilver被Capital Records 簽下、
Big Brother and the Holding Company 投入Bob Dylan 的經紀人 Albert Grossman 的懷抱、
Jefferson Airplane 跑到洛杉磯錄音過著奢華的生活,
大家越來越像搖滾巨星,而不再是海特區嬉皮居民自以為是的社區樂隊。
越來越多人舉辦演唱會的人不是為了創造新文化,而是為了金錢。
當搖滾成為商業,
海特區的嬉皮生活也成為媒體窺視的對象和商業機器的誘人果實。
巴士公司推出了嬉皮之旅,人們把海特區當作一種奇觀,
來這裡購買屬於嬉皮文化的各種商品,因此也有更多人進駐做起生意。
另一方面,
有越來越多奇怪的宗教狂熱份子或毒販進來攪和;暴力、強暴等犯罪事件越來越頻繁。
當生活轉變為奇觀、團結變成失序、文化成為商機、迷幻之旅成為黑暗深淵時,
一個自發地追求愛與理想的社群開始逐漸崩解。
於是正當嬉皮文化在愛之夏達到豐盛的高潮時,卻也宣告了結束的開始。
1967 / 10 Dead Hippie
1967 年 10 月,
掘地者(Diggers)舉辦了一場「嬉皮之死」遊行,
舉行了一場假的喪禮,埋葬雕像象徵嬉皮統治時代結束。
他們抬著棺材吶喊著:
「由於你飢渴地同意,媒體創造出了嬉皮,不要被照片和文字所收買。這個城市是我們的,去爭取你所擁有的……」
主辦人Mary Kasper說:
「我們在此宣示,一切都結束了,留在你原本的地方吧!把革命帶到你生活的所在,別來。因為一切都結束了,沒搞頭了。」
這場活動之後許多加入不久的花童在秋天返回家園回到大學上課,
帶著新的造型、新的觀念、新的行為模式,並將之介紹給主流世界的「大人」們。
一個夏天,可以發生很多事;一群孩子,可以改變全世界。
現在有哪個大人,可以跟我說他沒聽過搖滾樂?
有哪個主流的商業藝術,不帶有任何搖滾樂的元素?
在花孩子的世界裡,搖滾樂就是一切,他們一心想逃離大人世界,
當他們返家時卻帶回搖滾樂,顛覆了世界的整個樣貌。
嬉皮巔峰的 1967 年過去了,人們紛紛離開海特區,樂手們飛上枝頭,
而嬉皮文化的幾個活躍推手有人去了紐約,有人去了農田繼續實踐另類生活。
更多的參與者則走向美國各角落,宣稱要傳播嬉皮精神的火種。
是的,媒體創造了嬉皮的誕生,也用力敲打著他們的喪鐘,
夏天過去後媒體開始大量報導這裡的吸毒、街頭流浪漢,以及部分人的犯罪行為。
1969 / 08 The 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
兩年後,所有火種聚集到 1969 年東岸的 Woodstock,
在這裡一場三天三夜的演唱會成為 60 年代愛與和平精神最盛大的火焰。
但如同在舊金山愛之夏的高潮後接續著死亡,Woodstock 嬉皮精神的猛烈燃燒之後,
是揮之不去的濃烈黑煙,讓嬉皮的繽紛面貌變成深沈的黑暗髒亂。
因為就在這個夏天,吸引許多嬉皮跟隨、並住過海特區的邪派曼森家族,犯下數起嚴重兇殺案。
⇧The Rolling Stones 滾石樂團 1962 年英國倫敦樂團
1967 年 12 月,在加州阿特蒙的一場滾石樂團演唱會上,一人在騷動中被保全刺死。
嬉皮文化本來最反對的暴力成為他們自身最諷刺的墓誌銘。
⇧1970 年 9 月,
吉他之神 Jimi Hendrix 猝死。
⇧1970 年 10 月,
嬉皮之后 Janis Joplin 因為過度服用海洛因而死,
迷彩終於被迫脫下,換上黑色喪服。
The party is over. 一場美麗的盛宴轉變為令人不堪的杯盤狼藉。
嬉皮是二十世紀資本主義體制中最偉大的一場文化革命,
當然,這場革命注定是失敗的。
他們認識到資本主義的問題卻沒有提出階級的權力分析,
他們反對戰爭卻沒有批判軍火複合體。
更重要的是,他們只是想天真地逃逸出體制,
建立一個華麗但不實的空中城堡,而不是想要改變綑綁他們的社會結構和政經權力。
所以他們創造出的文化與音樂注定被商業體制吞噬,
而花之子們注定會對持續性的逃逸感到疲憊與困頓。
尤其就在 1968 年,民運動領袖金恩博士,
以及甘迺迪總統之弟勞伯甘迺迪,先後遭到暗殺,
而美軍在越南馬賴屠殺五百個平民,震驚世界。
革命夭折了,嬉皮們也長大了,成為既得利益的中產階級。
這些斑斑血跡讓他們不斷懷疑自己還能背對世界多久!
但,嬉皮革命無疑是歷史作過最美好的一場夢,
因為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做這些夢的都是最善良的人們。
四十年前那場陽光下的愛之夏的啟示是:
我們不應該停止作夢的能力,不應停止去追求另一種更人性的美好生活。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