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29.2016

慢活不是一種風格,而是一種態度

P319

文/奈森‧威廉斯 Nathan Williams      編排/Teresa

家,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
是整間房子給的安全感或是某一個讓你最放鬆的角落?
那又該如何形容它?
想泡杯茶慵懶一下午的書房、臥室的躺椅、窗邊植摘多肉植物的可愛盆栽
……
《KINFOLK 家》讓我們思考家對我們的意義。

說到慢活,常讓人聯想到不必工作、躺在吊床上,啜飲著椰汁和鳳梨甜酒的日子。
這樣悠閒的生活方式也許常見於巴哈馬的海岸旅館,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慢活通常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在不同
的空間地點實現,
也許是週日清晨倚靠在床上、與心愛的人一起閱讀,
又或許是在一天的破曉時刻
來場振奮身心的晨泳。

慢活對每個人來說代表不同的意義,
而最能讓我們直接表達及實現這些私心喜好的場域,就是我們的家。

(上圖:鈴木桃& 亞歷山大.山口/ 美國/加利福尼亞/洛杉磯)

P14

P15

(圖:奈森 & 凱緹.威廉斯/美國, 奧勒岡州, 波特蘭)

依照不同的需求,
每個屋主對於如何打造慢活空間有各自主觀的想法。
說到底,慢活與個人內心
深處的價值觀緊密相連。

慢活不是奢華或慵懶的比拼,也不是將所有的東西全數拋棄;
慢活並不只是留下生存所需的最少物品,而是整理出滿足我們身心靈的珍貴清單。

家,應該是在確認生活的基本所需之後,
盡可能地將這些需求融入周圍的環境之中。

這樣一來,家就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建築物,
而是由我們的思想堆砌而成,
象徵了我們的價值中心、精髓、
根底,
也就是那些讓我們反觀內心深處的事物。

簡單生活,常讓我們想到整齊、沒有裝飾的書架,或是掛著白色棉衫的空蕩衣櫥,
然而要將慢活帶進家中,並不需要遵守制式的美感,
因為慢活不是
一種風格,而是一種態度。

家中的擺設應該要能滿足需求且具備功能,而非本末倒置。
與其凌亂地
堆積不必要的物品,讓身心因此而淤塞,
或是一股腦地把對自己深具意義的物品悉數丟棄,
我們更
當整理出讓生活美好的物件清單,
留下讓我們身心感到富足的物品。

P162

(圖:尤那斯& 克莉絲汀.比耶波森/丹麥/哥本哈根)

一個人的居家環境能反映出他的內心。
不論是一組法國古董、一張得以容納多人的長餐桌、
面貼滿了孩子圖畫的牆,或是一個足以激發想像力的簡潔空間,
只要仔細觀察所有物,便能窺探擁
有者的個性。
空間的各種樣貌,都是由居住者的生活哲學與理念塑形而成,
而這些理念才是慢活最
重要的樣貌。

家是我們的避風港,我們也渴望與其中的人、事、物產生互動。
如此一來,家便成為富有生命
力的個體,隨著我們的生活而改變;
不只是隨著季節在寒冬的床鋪加上一疊厚棉被,或在炎夏從後
門引進涼風,
而是隨著個人,甚至家人、朋友的需求一起改變。

正因如此,「家」的感覺總是能跟著我們從舊家搬到新家,
即使環境與空間改變了,
家的本質,以及家所包含的對象依舊沒變。

-文章摘自《KINFOLK 家》

不可轉載
三采文化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 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 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