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25.2016

跳脫敘事分析的霸權理徑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模型演進」

文│李素超 圖│亞洲當代藝術空間

 

如果要為當代藝術實踐尋找一個科學性的研究框架或方法論,那麼正在上海亞洲當代藝術空間舉辦的群展「模型演進」也許可以為我們提供參照。展覽由中國知名策展人鮑棟策畫,參展藝術家包括蔡磊、陳熹、Cho Mi Young、高偉剛、季俊、譚天以及王鬱洋,他們的作品在「模型」(model)這一議題下被重新解讀。

「模型」在展覽中不僅體現在具體形態的物理存在,如蔡磊的不鏽鋼浮雕《框架》、《模型》、高偉剛的樓梯裝置《上3》、王鬱洋的金屬模型雕塑《工作》,也體現在抽象的頭腦認知上,如季俊、Cho Mi Young構建的虛擬建築風景,陳熹及譚天的作品。「演進」(evolution)則指向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模型其實可以從 N 多個層面來探討,在這檔展覽裡我把它分為三個層面」。策展人對此的解釋是:「一個層面是實體的模型,如雕塑的模具與模組;第二個層面是虛擬或想像的模型,如類比軟體中的各種視覺模型與運動模型,以及藝術家和觀眾意識中的各種範式;三是知識的模型,如藝術作品資料庫框架及其他各種藝術話語模式。在具體案例中,這三種『模型』往往是嵌套結構的,比如一件雕塑作品經常得用到模具,模具造型的創造又相關於頭腦中的範式,而範式則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種藝術話語的影響,但同時,種種話語都附著在具體的藝術存在物上。」

SP02-3
蔡磊的浮雕作品和高偉剛的樓梯裝置《上3》

SP02-1
譚天作品於展場一景

從展陳作品對新媒材/技術(3D Max軟體、編程、虛擬網路等)的運用角度來看,這檔展覽是極具實驗性及當下性的。陳熹的影像《可編輯多邊形》按照電腦演算法為幾何體生成運動,產生了「驚異與荒誕」的圖式;王鬱洋的《工作》亦讓演算法決定結果:藝術家設計的程式幾乎替代他的創造者身分,演算法在既定的資源與步驟下自由隨機地生成作品的執行方案,藝術家再根據方案完成製作。不同於前述兩人,Cho Mi Young 的裝置《The Islands-Psychological Space》是對她精神感知的再現(representation),數個用舊紙箱和泡沫板做成的小型建築模型漂浮在空間中,形成一道「超越現實感」的風景,心理層面的風景通過她的創作轉化為視覺層面的圖像。季俊的《大廈系列》(2015)和錄像《鳥驚心》同樣是他想像模型的再現,經過建模、渲染和剪輯後的建築組成新的圖式等待解讀。譚天則是經由收集和整理,建立一座龐大的當代藝術資料庫:他將各種藝術話語串聯起來,或將著名藝術家們的作品元素組合成自己的作品,如《Luca Trevisani + Pedro Cabrita Reis + Ryan Gander》、《Jack Strange + Gillian Wearing + John Stezaker》,這些「翻製」的作品實際上是基於現有模版的拿來主義,製造出的卻是別樣的視覺經驗。

SP02-4
陳熹│可編輯多邊形 單頻彩色無聲影像 10分22秒(Edition of 5) 2015

SP02-2
Cho Ming Young│The Islands-Psychological Space 2015

策展人並非意在解讀或闡釋任何作品的「意義」,而是為這些截然不同的作品找到共通的、理性的及自覺性的研究方法論。藝術史學家巴克杉德(Michael Baxandall)在《意圖的模式:圖畫的歷史說明》(Patterns of Intention: On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Pictures)一書中強調「意圖」(intention)的重要性,要求觀者或研究者必須回歸作者和圖像本身,通過對「意圖」的「模式」的研究,推論「圖畫」及其藝術形式產生的原因,而非就作品進行敍事或涵義上的解釋。巴克杉德的理論在這檔展覽裡似乎初見端倪,策展人提供「意圖」層面的科學性分析,擺脫了「意義」層面的話語權壟斷,用巴克杉德的話來說,是「對話性的,也是民主的」,「是理性,也是社會性的」。

不可轉載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