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28.2015

延平北路 789 專訪 ,城市對談 — 與龔書章建築師從建築角度談城市設計系統

城市發展有哪些內涵存在?也許是建築、居民和許多創意在其中,而環顧四週,這些元素是以怎樣的樣貌存在於今天的環境呢?

《延平北路 789》 邀請到龔書章老師和我們一起思考當代城市的發展,除了獲得過許多國際和台灣建築、室內獎項,同時涉略了文化、藝術等各領域策展,也是 2013 台北設計城市展的策展人。一起藉由老師的專業以及視野,回歸到我們最熟悉、每天都生活在其中的城市吧!

DSC_1929-3

過去有非常傑出的建築設計經歷,是什麼樣的契機之下決定嘗試跨界(如展覽、演講、會議等)的合作?與過去在哈佛修習建築史及建築評論相關嗎?

我們這一代建築訓練教育我們建築跟社會文化有很大的連結,大學那個年代還是戒嚴時期,生活在很多政治禁忌的環境,而大學生是當時社會重要的知識分子,大家聽的是羅大佑、李宗盛、黑名單工作隊和林強,看的是人間雜誌、當代雜誌。年輕人對社會有某種期待跟心理投射,也背負著改變社會的精神。

哈佛的教育也是關心社會,但更關心時代。時代關心的是大面向的價值,但因為時代背景而讓我們更關心社會。我、邱文傑和黃聲遠建築師在 90 年代從國外回來,都抱持著改變社會的使命感。雖然我們都從所謂的菁英學校回來,但是面對台灣這個土地和社會是一件自然而且必要的事啊-像黃聲遠直接走入宜蘭,而邱文傑跟我則在九二一地震後都投入了與社會相關的創作。

DSC_1738

老師認為建築是如何影響或是改變社會呢?台北現今發展狀況又是如何呢?

空間可以改變人的生活,也可以代表社會意識 。80 年教育傳遞的觀念是回歸本土與在地並抗拒現代發展。而在現代又不同了,受資本主義和高科技影響,使原本在地文化淡化,建築與人之間關係相對薄弱。我們這個世代的建築是慘烈的,畢業當時景氣非常好,大部分的建築人都為大量資本開發而從事房地產。

一個城市的發展最重要就是不能快,不能給予城市一個命題後就要求快速達成,但是經濟發展會迫使決定加速,這樣的現象違反了城市原則,也會造成問題。

台灣現在經濟蕭條,的確在整個經濟跟工作上是一個挑戰,但從大範圍的城市發展來說未必是壞事,這樣的現象可以讓台灣發展速度放慢,好好面對城市的問題並且思考未來發展的方向。台北近幾年反而越來越好,年輕人經營自己的空間,喜歡台灣早期具有歷史性被留下來的房子,在他們的意識裡並非追求發展快速的高樓,反而重視這些老舊的歷史痕跡。

就像社子島,有著尚未被開發的可能性,生活方式有一種契機,所以落後與否的判斷在於個人生長時代背景, 現在年輕人說浪漫也好、懷舊也好,他們用當代的眼睛觀察,認為現存的老東西應該為時代留下證據,是一種新的經營概念。

而這些想法的差異在於每個人跟社會接觸的方式不一樣,年輕人要保持與社會接觸的敏感度。

未命名-0471

老師提及城市速度太快並非好事,紐約同樣是一個快速的國家,與剛剛提及的亞洲國家發展有何不同?

紐約的快速是人之間的關係,但城市本身的文化已不會因大建設的產生而劇烈變動亦不會影響紐約的氣息。這樣的文化已形成為文明,而文明是當城市成熟到一定的狀態,就算發展也不會因此擠壓了文化。

亞洲狀況差異較大,雖然韓國、大陸蓋了很多新建設,但把二十年該做的事情在五年間完成,基底缺乏文化支撐、生活缺乏醞釀跟嘗試讓城市的樣貌有點虛幻。以上海為例,五年前和今天來觀看上海這個城市,在觀看者的視角來說是完全不同的。

IMG_5135

您曾在 TedxTaipei 的演講提過:「我們現在不只是要設計一個物件或是建築,而是一個機制和系統。」,可以描述一下何謂設計機制和系統呢?

設計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是把美學跟功能設計好,表達的是單一的獨特性,屬於創作者的觀點;而第二層是設計出一個方法,讓這個方法可以持續發展出好設計,便是所謂的機制和系統。

2008 年經融海嘯前在雜誌上讀到杜拜學、畢爾包效應和北京鳥巢,那個時代的建築師是幫城市創造獨特性、地標性的明星式建築;然而金融海嘯後,突然間全世界就不再思考這件事了,反而討論該解決、面對社會的什麼問題。以前我們追求的是普同性美學,現在要創造的是解決普同性問題的系統。

設計思考創造的是價值而非形式並且具有社會影響力。

舉個例子,某醫院請 IDEO 設計公司重新設計醫院大門和走廊,提案時他們播放了一支影片從頭到尾都聚焦在天花板。當時所有董事都嚇到了,怎麼會都是天花板?但 IDEO 看見的是病人的需求,太多病人每天面對的都是天花板,而醫院應以病人的視角來進行整個系統設計。

而在思考城市問題時,要思考底層的人需要什麼?設計不只是從空中看,也不只是講社區主義和鄰里關係。舉例某個國外的公園聚集許多流浪漢,導致附近居民不敢穿越公園,但這些流浪漢大部分都沒有傷害性,只是找不到自己所處之處。後來政府把公園改造成寵物公園,開放一個空間讓寵物與人可以產生連結時,這個公園便因為動物關係產生新的群落,流浪漢也因此會在這個公園找到屬於他們的場所,加了新的媒介,讓動物成為一個安全和溝通的媒介並帶來人的流動。

DSC_1928-2

社區主義很多是自我思考,但市政建設又經常與社區主義無關,台灣社區營造需要了解在地同時又保持視野的距離,進入社區了解狀況後跳出來,以全觀的角度思考。

社子島的定位也有所區隔,需要一層一層建立,不能太快也不能不做,社子是台北最邊緣但重要的軸點,「延平北路 789」是一個第三團隊,偶爾跳到居民中了解,了解完後拉回空中思考,不要被感情束縛。或許過段時間可以找到屬於社子島的機制和基底,產生一個不只處理社子島問題還能延伸到淡水河邊緣的所有社區的系統。

未命名-0422

目前台灣哪裡在進行這樣的機制設計?

政府的確在做社會住宅,但社會住宅不只是讓一群貧窮的人有居住權,同時要能夠啟動教育,系統性地解決問題或是脫貧,創造社會階級的流動。

如何產生社會階級的流動?是教育、社會組織還是創新創業?這時候就需要系統設計,如何使年輕人進入創業並產生系統,舉例:社會局可以資助年輕人以幾乎免費的狀態進入住宅開一間寵物店,使用動物療癒的方法,除了幫助年輕人創業也鼓勵所有社區的獨居老人每天都可以去跟狗玩,社會局的普查機構就不用每天去敲門普查,獨居老人也不用害怕關在家裡,藉由寵物同時達到讓老人出門、年輕人創業並使社會局滿足任務。

每個社會住宅都需有不一樣的主軸單元但這並不容易實踐,需要許多不同的創新思維共創。

 

台灣民眾普遍對於城市或社會發展感到陌生,我們習慣交給政府規劃、開發,您認為什麼方法可以有效教育大眾認識、參與其中?

台灣人有個現象,有時候希望政府是大政府,任何問題政府都可以幫忙解決;需要權利的時候卻希望政府越小越好。一個成熟國家最好的狀態是政府扮演好的公共政策平台,訂好遊戲規則,政府保護最底層的人們、讓年輕人進入社會後不被欺負壓榨,剩下的需求應該由全民創造,政府不該做全部的事情 。

但大家都在學習,要建構平台,需要厲害的操盤者。現在全世界的政府都有這樣的趨勢,政府要洞悉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是誰;這時政府便需要建構平台,讓底層居民的需求能被看見,並且藉由協商後換到最佳的狀態。

 

許多良好的設計構想是可以改善居住環境的,就像老師帶領交大學生創造出的「UNICODE」蘭花屋。這樣創意思維設計在台灣的成效如何?

政府要願意承擔任何實驗成敗的風險!目前來看,台灣總是習慣選擇確定安全卻大同小異的案子,政府認為沒有經驗的人可能有失敗的風險;但是我們總得換另一個角度來想-如此有經驗卻沒有思考的人所做出來的成果,早已經可以想像而且必然失敗的了。如果讓有心的年輕人做,再請專家從旁協助評估風險,或許就可以看見不一樣的風貌。但以另一個面向來說,台灣的政府執行政策時,做得太快被罵,不做快又被另一群人罵,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執行政策。

以民生社區來說,很多小店、公園和大樹,但許多老舊公寓沒有電梯可以搭乘,居住在裡面的居民年紀卻越來越大,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把房子改漂亮、美化工程就能夠解決,應該把電梯跟防水屋頂設計完善。為什麼無法達成?因為住戶意見不一致導致無法實行。這時候就需要政策,建立管理大會和機制,讓居民互相抵制,形成公共化,社區鄰里關係不會因為一個人的私利而影響公眾權益。

未命名-0459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團隊專注在社會設計、社區營造等內容,您認為這些現象代表著什麼樣的社會結構在改變?您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方向提供給這些團隊?

年輕人對台灣文化觀看視角和我們這一輩有很大差異,再來年輕人早就不滿於我們這一輩開拓的公司文化,許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現實或草莓族,畢業後去上班幾天或幾個月就離開了,不是因為錢少,是因為老闆的理念跟價值不是他們要的,很難說服自己為公司拼命,代表上一輩的商業模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年輕人。

當然有一群人以消沉的姿態作鄉民,但依然有一群人用誠懇的方式面對生活,平均現在看到很多年輕創業者做許多嘗試,問題出在在沒有訓練年輕人對經濟和社會變動的敏感度,無法建立商業模式、太藝術性。許多新創公司平均生命只有兩年,這又需要一個平台讓年輕人理解這個社會的商業模式。

19 世紀是一個最澎湃的世紀,也是所謂黎明前的黑暗時代,直到 20 世紀才一片光明;而這個時代也是黎明前的黑暗,大家都在等待曙光,但我們就快看到黎明了。

 

面對社子島現在及未來即將要發展的狀態有什麼樣的想法?

其實我對社子島並不熟悉,但認為社子島觀看策略要大刀去想,執行千萬要慢慢來。一個城市太快形成,往後都會產生許多問題。社子島是一個慢性疾病,需要緩慢治療,必須串聯各種不同脈絡打通任督二脈。社子島生態絕對很重要、當地脈絡和階級絕對要照顧、 要集結很多厲害的專業人士與當地溝通。除了社運者和社區規畫師之外還需要社會學、生態學和創新的人。像「延平北路 789」這樣的新創團隊要多一點,要把自己當作觸媒,要常常回頭看。當有一天突然發現很多人跟你們做相同事情的時候,就代表你們執行的行動是成功的!

延平北路 789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YanPingN.Rd.789/

延平北路 789 募資計畫:https://www.flyingv.cc/project/9169

不可轉載
wadasi
「懸盪在能做什麼與想做什麼的念頭間,在鬧鐘響鈴前一分鐘醒來關掉鬧鐘。」不說日文、不怎麼特別的日常。▣設計 / 收集 / 偶爾創作▣
「懸盪在能做什麼與想做什麼的念頭間,在鬧鐘響鈴前一分鐘醒來關掉鬧鐘。」不說日文、不怎麼特別的日常。▣設計 / 收集 / 偶爾創作▣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