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前次到訪上海,間隔了將近五年的時間。
以前的工作必須經常往返中國大陸的主要城市,那段時間累積了許多我對中國人事物的瞭解…坦白說在那麼年輕的時候,能有這種兩岸交流的工作經驗確實非常難得,也幫助我快速成長。
離開了那份工作後,也就幾乎不再有什麼機會讓我前往中國;只是偶爾還是會關心,那個正在經歷劇烈變遷的地方,事隔多年,如今不知又改變了多少。
今年適逢台灣的簡單生活節團隊第二次到上海舉辦 (2015.4.5-6),這是一場結合音樂表演、品牌市集、生活風格展現的大型活動,印花樂此次也受邀前往設立一個市集攤位。
由於我們正考慮開始接觸中國市場,因此趁著這次的活動,能夠親自、近距離地和中國民眾互動,了解他們的消費習慣、生活觀點…等,不啻是個很棒的機會。
然而出國參展談何容易;像我們這樣的品牌若要到國外參加消費型展覽,那事前的打包和整理功夫絕對是一項浩大工程——
攤位的陳列除了風格展現外,最重要的就是考慮到陳列道具的體積和重量,所有的道具都要能夠收合、裝進行李箱,真的帶不過去的,只能在當地購買,但也要考量到當地購買的便利性和事後的處置。
商品的準備更是學問,因為沒有辦法補貨,所以商品必須帶得齊全,但重量也不能太重,否則運費相當驚人;因此選品的精準度就很重要,並且不斷地進行秤重、增刪、包裝…的過程。
這兩大項工作佔去事前準備的最大時間,其他就是零碎用品、個人物品的打包。
每次出國參展,打包功夫、應變能力和體力就是最重要的三個能力;更不要說是龐大的成本支出,交通費、人員差旅費… 但即使是面對這樣的壓力,有機會還是希望能將品牌帶往更遠的地方。每次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情往前走。
上海簡單生活節的展會連續三天,場地規模也遠比在台北使用的「華山文創園區」大得多,容納人數自然是相當驚人。
今年簡單生活節在上海舉辦第二屆,事前在和主辦單位聊著各種籌備工作的辛苦,最令人感到吃力的難題之一就在於行銷吧…畢竟上海(更不要說是整個中國)真的太大、資訊太多了,活動訊息要傳播出去非常困難,即使海撒了在我們看來已經相當高的行銷預算,投入上海這個訊息量爆炸的大都會,幾乎還是不見成效。
幸好,活動的定位很清楚,以台灣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結合「自造者(maker)」的生活品味,在台灣被稱之為「文青」、在大陸被稱之為「小清新」的族群為目標,表演者的「文藝」傾向較強,以台灣為主、包含中國、甚至是世界各地的表演者 (小野麗莎和 Macy Grey 簡直令人驚喜),除了音樂表演、還有名人的座談、分享書房等活動…;品味明確帶來強烈的凝聚力。
「你們怎麼知道這個活動的呢?」我們有機會便會和客人聊起。
「因為李宗盛是召集人啊 / 在李宗盛的微博上看到…」很多人衝著李宗盛來,讓人體會到何謂號召力。
連續三天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待在自己的攤位上,附近只有一個室內舞台「街聲舞台」,另外三個較大的舞台都在遙遠的戶外。但光是在街聲舞台的表演,也讓我對於「音樂/表演/文化」跨越藩籬、滲透人心的傳播力感受深刻。
當我看到熟悉的台灣藝人包括張震、金士傑、劉若英、張震嶽…在台上或者侃侃而談、或者音樂表演,而台下的中國觀眾都專心一致地投入、聆聽、吸收…尤其是當街聲舞台的最後一天最後一場,張震嶽在現場爆滿的觀眾期待裡一連演出了多首包括「愛我別走」、「分手吧」…等,我從學生時期就瑯瑯上口的歌,竟然現場的中國觀眾也幾乎全都跟的上。
尤其當他唱到「小星星」領著全場觀眾一起大合唱出阿美族古調…那個時刻我覺得很動人,無論人與人之間在現實上有多少隔閡、誤解、或差距,音樂和文化永遠都能穿透這些迷障,滲透進人心最純真的感動和喜悅,也讓我們看清,彼此的本質其實沒有那麼不同。
另一方面,對於原來所不熟悉的中國歌手,我發現自己也能進入到他們的音樂裡,聽著同樣以華語歌唱,卻與台灣為背景所滋長出的音樂情懷、氣氛、心境…全然不同。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化會被「生活」所深深影響,台灣和中國兩地不同的生活樣貌,因此造就出不同的文化面貌。
當然,在三天的參展中,我們最在意的,還是自家品牌的介紹與市場觀察了。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我們原先以為應該需要花不少解說功夫,讓民眾了解我們的創作,但沒想到印花樂的產品非常受到喜愛,其中也有不少人表示來台灣的時候就注意過我們的品牌,甚或也有曾經從網路上訂購的經驗。
其實會來參加簡單生活節的民眾,除了上海本地人,還包括來自大陸各地的民眾;黑龍江、貴州、廣州、武漢… 都是以前好像只在地理課本上才會看見的地名。當地人就這樣從中國四處趕來參加這場文藝青年盛會。
我們有很深刻的感覺是,在中國這些對於藝文訊息感興趣的民眾,對「台灣」的文化消息相當注意、甚至可說是嚮往的,無論是音樂、藝術、商店、人物…幾乎都能毫無距離地與他們討論起來,可以輕鬆地和他們聊起松菸、聊起誠品、甚至是聊起大稻埕…,聊更多的,包括電影、旅行、音樂、甚至是手帳的製作…等等,都能開啟話題;但彼此又保有某種微妙的文化差異,以及互相對對方的想像。向他們介紹品牌來自台灣的生活創作靈感,幾乎都能立刻被認同與喜愛,除了開心之餘,也不斷刺激我去思考,藝術與文化,是否確實能帶來撫平隔閡的溫柔能量…
工作之餘,只能用零碎的時間在上海遛噠半日,我選擇重遊田子坊。
其實上海許多會被提出的藝文景點包括:新天地、M50、田子坊、1933、長樂路…我大多已在多年前造訪過,這幾年偶爾再聽到這些地方的消息,似乎總聽說沒有什麼改變。其實過去的造訪經驗多是不錯的,我很喜歡上海的一些老街景、舊建築,這些地方或多或少和往日時光都有些關聯,所以環境氛圍我都滿喜歡的,但就是真正的內容少了點。
所以我也想親自再去看看,關於上海這些理應滋長文化的場所,是否有些改變。
但去了田子坊,只是更加失望。這回是第三次前往,變得比前兩次都商業而無聊,老街坊還是一樣迷人、梧桐也依舊美麗,但藝廊、有特色的商店、小店…都變得更少了,倒是昂貴和耍噱頭的餐廳、觀光客…都變得更多了。倒不如鑽小巷看看上海本地巷弄街景來得有趣。
雖然不意外,但還是令人不免失望。
坦白說,這回再訪上海,我發現街道變乾淨了、與陌生人接觸的感覺也比以前更安心,整個城市的標語都在鼓勵大家「做個文明人」,要愛清潔、守秩序、有禮貌…可以感覺出來整個城市正在強化內在修養的企圖心。
但「文化」,畢竟不是一蹴可幾的。當生活的養分不足、滋長創意的環境不夠、文化的積累不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長出健康的創新果實。所有的事情都能被快速提升,唯有文化,是那麼珍貴、又那麼緩慢、那麼孤獨地兀自生成。急不來,也遮掩不得。
回頭想想,台灣這些年,確實已經累積出了一些很珍貴的東西,這些東西如果我們不往外看、到處走,是感覺不出來的。
而「比較」,絕對不是為了自我滿足,而是要讓我們透過換位價值的審視,更堅定自己的信心,明白自己做了什麼、擁有什麼…
而我們,要繼續往哪裡走下去。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