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事前沒做功課只好狂問路,問機車出租店的老闆公車搭幾號:「蛤? 你要去那個鬼屋喔!?」那一刻我才知道它是台南最有名的鬼屋之一,但我還是去了。
到的時候是下午四點,陽光溫和到連鬼屋看起來也親切多了,與其他廢墟不同的是遺留下來的物品都很特別,藥罐、廢棄醫療用品、散落一地的白袍等等,配合滿地的白灰,很像電影裡核災過後的場景,但這次來的很趕,僅有約一小時能認識它,每層樓都匆匆走過,走到面向大街的房間時陽光很暖,要不是沙發很髒真的想坐下來聽首歌曬個太陽。離開時遇到了一對情侶來探險,我們互相點頭示意後就各自探索,滿想問他們約會挑這種地方浪漫嗎?
回去查資料發現,民 82 年時,杏林醫院因偽造不實醫療記錄等問題而遭廢業,後來被電視節目及民眾封為臺南市知名鬼屋而聲名大噪。
因為對於鬼怪沒有太多感覺,所以遊走在廢墟自然用另外一種角度感受,像是年屆高齡的老爺爺老奶奶,攙扶著他洗衣倒茶,坐在搖椅上慢慢述說以前的往事。而那些往事往往在不經意之處,可能是本舊雜誌,從廣告的 model 看到那個年代最潮的髮飾、穿搭;可能是本新生兒資料,排序的姓名中有那個年代父母對兒女的期望;可能是只空鐵鋁罐,上面是那個年代的包裝美學、字體設計,甚至是食安法規的標準。這些細節拼湊出那個年代的日常,唯有透過緩慢的步伐才能聆聽得到。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