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過電影《北非諜影》的人 〈英文片名:Casablanca〉,這部名片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劇本,編輯對於其中美麗的非洲景色,還有電影主軸中那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愛戀情節發展,配合著當時的環境描述,以及那悠悠不斷流淌出的主題曲 ”As Times Goes By”〈by Dooley Wilson〉,最早原是 1931 年為百老匯音樂劇“Everybody’s Welcome “ 的歌曲,後來被選為經典電影歌曲的第二名,先讓我們回味一下幾句歌詞:
Moonlight and love songs – never out of date
Hearts full of passion – jealousy and hate
Woman needs man – and man must have his mate
That no one can deny……
北非諜影的故事背景是在北非摩洛哥的達爾貝達(DarelBeida),舊名就是 Casablanca,後來更出現了一首名為 《Casablanca》的歌曲,傳唱大街小巷,但其實這首歌曲內容是帶著哀悼真實生活裡無疾而終的戀情,甚至某段還引用了原北非諜影主題曲的某些歌詞加以改編,就像是傳承自電影北非諜影的那段在堅貞的愛國情操底下被犧牲掉的愛情般不勝噓唏。
Caroline Gayral 是一位擅於在日常生活中找尋各式奇異幻想的織品設計師,其實在大學時期研讀的是法律專科,也因為求學緣故,在摩洛哥居住了 18 年,這個國家位於北非的左上角,深受阿拉伯、柏柏爾、歐洲和非洲文化影響〈 Arab, Berber, European and African influences.〉,以特有如詩如畫的風情和壯麗色塊的北非地景,成為著名全球的觀光勝地。
除了知名的 High Atlas〈阿特拉斯山〉, Saharan Desert 〈撒哈拉沙漠〉之外,崎嶇險峻的海岸線、瀑布、奇異的洞穴、以及無垠的沙漠,地形底蘊了多樣豐富性,就連文化融合也是如此,猶太、柏柏爾〈Berber〉、阿拉伯文化屬於前期交融的平和景象,後期更有來自鄰近的西班牙、法國的歐洲文化影響,世界村的咫尺概念更讓英美文化大舉入侵,就像電影北非碟影中,二次大戰初期的文化融爐景象再現,歐洲各地的難民,紛紛群聚在此只為踏上此塊奔往自由的跳板,而在這裡唸書度過人生前二十年的設計師 Caroline,想必也被現代環境中透露出的游牧漂泊感交相融合著無處不見的現代標幟入侵的矛盾感深深衝擊,如同世界上其他傳統地區,這個以擁有多樣人種、豐富的歷史、基底深厚的藝術、變化多端的飲食為傲的地區,仍持續走在開展現代進步的道路上,卻同時得不斷調整幅度的鴻溝上躊躇著。
年輕時,經由某次朋友介紹的偶然機會下,認識了織品和陶瓷作品的 Caroline,回到巴黎之後,著手工作室的建立,為了留存像在摩洛哥日子般的氣息記憶,同樣放置了大量手工地毯和其他織品類擺飾,其餘部份就就像剛旅行回來,隨手擺置的紀念物般,恣意但不隨便地穿插在每個角落中,唯一比較看得出巴黎人精神〈Parisian sprit〉的是採用了當地著名的 Pierre Paulin 設計師家具,還有 Caroline 喜歡的電影《Saint Laurent》中充滿溫暖色調的色塊:愛琴海的藍、以及杏仁奶綠交錯而成的混色盤,同樣讓她想念的還有 Cyclades〈某座愛琴海的小島〉食物,小麥、橄欖、葡萄酒還有新鮮水果為主的食譜,這些生活的片段也是讓她不斷從中獲得靈感的來源之一。
或許受到來自室內設計師背景母親的基因遺傳,自小培養起的喜愛接觸各式塗料、研究各種圖樣的嗜好從沒斷過,加上在摩洛哥的旅居經驗,讓她懂得在一片破碎當中撿拾別人眼中不要的菁華片段,心態開朗寬闊到就像無國界游移各地的旅人一樣,睜開眼睛好好地觀察匯報,進而尋找每一個地方的歷史意義與美麗角落。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她的作品,請點這裡。
via : the socialite family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