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23.2014

激起旅人終極蒐藏魂 四國遍路八十八箇所巡禮之旅

日本四國各縣都有其特色,德島縣有聞名全球的阿波舞、香川縣幾乎成為烏龍麵的代名詞、愛媛縣在蜜柑特產之外還擁有三千年歷史的道後溫泉、高知縣更是坂本龍馬出身地!

image147

然而有一條大家沒那麼熟悉的「遍路」串起四國的空靈之地,途中八十八間寺廟是日本佛教真言宗開山祖師「弘法大師」,在42歲時進行徒步修行的參拜路線, 長達1,200公里的「四國八十八箇所」跨越1,200年,從平安、室町、江戶時代傳承至今,每年有超過50萬人參訪,是日本虔誠佛教徒一生必修行之路,更是想要深度認識四國的旅人最推薦的巡禮之旅。

 

為什麼是八十八箇所?
來源眾說紛紜,有一說是指八十八個人在世間會遭遇的煩惱;也有說法是人一生中的厄運年,男性是42歲、女性33歲、孩童13歲,合計為88歲之故。然而不論緣由為何,這條旅途都代表著「信仰與修行之路」。

image148

傳統修行者是徒步順時針走訪四國,約需要50天的時間,每個縣市自古以來也有著不同涵義,如阿波國(德島縣)的23座寺廟被稱為「發心之道場」;土佐國(高知縣)的16座寺廟稱為「修行之道場」;伊予國(愛媛縣)的26座寺廟稱為「菩提之道場」;讚岐國(香川縣)的23座寺廟稱為「涅槃之道場」。

 

參拜服裝、儀式大有學問
若想當個道地的修行者,可先從位於德島縣的第一處「靈山寺」起行,寺廟一旁的販售處可以購入旅途所需的完整裝備:包含書寫五言絕句的斗笠,「迷故三界城 悟故十方空 本來無東西 何處有南北」,是弘法大師給予修行者的箴言,大意是世界上的各種煩惱慾望就如同牆壁般困惑著世人,只有悟道才能體會十方的大空世界,既無東西,亦無南北,又何須執著於那些令人煩惱的事物?
image149

標準的白衣白褲則是因為古時旅途中凶險甚多,此般象徵死者的衣著也是表達修行者對於完成旅途的決心,並超脫自我的表現。其他如輪袈裟、誦經所需的念珠與持玲、放置誦經本的頭陀袋、象徵弘法大師陪伴的金剛杖等,都是參拜旅途中一定會遇見的修行者裝扮。此外,還需購入可蓋壓八十八間寺廟朱印的納經本,與祭拜時使用的納禮、蠟燭與線香才算完整,將納禮寫上姓名、地址與祈求的願望,就能開始進行參拜儀式。

image150image151

參拜七步驟這樣做

1.在進入寺廟前合掌行禮,告訴供奉的神明修行者前來參拜,有向神明打招呼之意。

image152

2.在水屋前淨手:首先用勺子舀起一框水,先洗右手,再洗左手,最後用右手盛水一口喝下,再將勺子立起讓剩餘的水自然留下,清洗勺柄。

image153

3.至寺廟的鐘樓敲鐘,敲鐘前可以先前後搖晃一下木樁,才能敲出響亮的鐘聲。

image154

4.至本堂進行參拜:首先將白色蠟燭點燃,放置在一旁的燭台上,象徵欲消除的煩惱與災害,而後點燃三根線香插入本堂前的香爐中,最後將寫有願望與資料的納禮投入納禮箱,如此算是完整將來意告訴神明,之後助念納經本中的般若心經,在本堂的參拜就算告一個段落。

image155

image156

5.至象徵弘法大師的大師堂,重複進行一次 4. 的步驟。修行途中所遇見的八十八間寺廟都是如此,亦表示需要執行參拜共 176 次。

image157

6.兩次參拜都結束後可至納經所蓋朱印,作為誠心參拜的證明。由於2014恰逢四國遍路的1,200周年紀念,故加蓋的紀念章也成為旅人追尋的限定收藏品。

image158

image159

7.最後離開寺廟門口再合掌行禮,表達結束參拜將前往下一趟旅程。

雖然過程看似有些繁複,但正是因為不厭其煩的確認修行者的心意,利用無數次朗誦經文的過程與自我對話的寂靜中,沉澱外在俗世的干擾。

image160

對於現代旅人來說,由於時間關係,可以間斷式的分別走訪八十八處寺廟,甚至搭車、騎車、開車等各種旅行方式都有人嘗試。不論經由何種交通工具,都能在山林間、海岸間發現日本古樸之美,讓瀨戶內海的多島景色、靜謐清澈的四萬十川、各式蔬果農作物交織成的綠色田野,引領旅人重新檢視自己的內心,思考人生未來的方向和意義,當然能夠取得八十八間的限定紀念章,想必也會令人對於自己的毅力有滿滿的成就感!

Text│Natalie Li

 

 

不可轉載
欣旅遊
欣傳媒定位為華文世界中第一個旅遊生活媒體,以生活為核心,提供各項「吃、喝、玩、樂、遊」的精采內容,希望引領消費者重新體驗文化、美學、時尚、健康等多重層次的新生活態度。欣傳媒的多媒體載具包括:平面雜誌、叢書、專刊;網路原生新聞網、達人社群平台、2.0 公民新聞社群平台等。
欣傳媒定位為華文世界中第一個旅遊生活媒體,以生活為核心,提供各項「吃、喝、玩、樂、遊」的精采內容,希望引領消費者重新體驗文化、美學、時尚、健康等多重層次的新生活態度。欣傳媒的多媒體載具包括:平面雜誌、叢書、專刊;網路原生新聞網、達人社群平台、2.0 公民新聞社群平台等。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