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舞動人生》(Billy Eillot)以及《時時刻刻》(The Hours)後,史蒂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原本計劃在2005年開拍改編自 Michael Chabon 的暢銷著作《卡瓦利與克雷的神奇冒險》(The Amazing Adventures of Kavalier & Clay),並由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與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領銜主演,然而,卻因種種因素不停延宕,最終甚至決定停拍。
2008年——距離上一部電影作品《時時刻刻》問世已經過了六年——Stephen Daldry在意外倉促之下接拍了德國作家徐林克(Bernhard Schlink)在1995年出版並轟動書壇的文學作品《我願意為妳朗讀》(Der Vorleser),期間因女主角檔期問題、製片不幸離世等因素而命運多舛,幸好電影沒有就此腰斬,不但讓凱特・溫絲蕾(Kate Elizabeth Winslet)拿下奧斯卡、金球獎、BAFTA等獎項的最佳女主角,Stephen Daldry也再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成為史上第一個連續三部也是其唯一的三部都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人選。
故事開始於二次大戰時的德國,15歲的少年Michael Berg(David Kross飾)因病臥倒路旁,被36歲的公車售票員Hannah Schmitz(Kate Elizabeth Winslet飾)當街救起。當Michael病癒後,親自拜訪了Hannah以表謝意,沒想到兩人就此展開肉身的情慾糾纏。
弔詭的是,每一次淋浴結束性愛開始間,Hannah都要求Michael朗讀一段文學給她聽,兩人肉體間的歡愉總是伴隨著荷馬、伴隨著托爾斯泰、伴隨著海明威、抑或伴隨著契訶夫。而這樣說不清是感官、是性靈的伴侶關係,經歷了一個夏天後,就在Hannah的不告而別後終結。
當Ralph Fiennes代換了David Kross,Micheal已經是名年輕的律師。一次偶然參與法庭實習時,Micheal竟然意外發現Hannah坐在被告席上,成了二次大戰的納粹集中營戰犯,於是,對往事的種種回憶與對現實感受的衝擊接連排山倒海而至……。
如果說,這段令人惘然的邂逅是《為愛朗讀》(The Reader)的血肉,包裹於畸戀題材中對歷史沈重卻細膩的省視,應該就是構築整部電影硬挺挺的骨幹。
回顧歷史永遠都是一項困難的課題,基於什麼角度、基於哪些方面、基於多少人事物…,當我們丈量前人的罪行,又有誰能夠跳脫單一而直觀的人道價值,去檢視歷史脈絡與心理面向等多重作用下的因果?電影中負責看守猶太人集中營的Hannah,亦或是南京大屠殺的日本戰地記者、天安門事件的砲手、白色恐怖的文案人員,都是在集體常態化下產生的庸俗邪惡,而這種邪惡並不是出自變態偏激的喪心病狂者,卻是在日常規律、官僚權威、符號體制迴圈圍繞下,你我都可能涉入的冷感與理所當然。
其中,《為愛朗讀》最獨到而精細的,是對世代間歷史創痛記憶與反思的描摹,Michael與Hannah詭譎的關係,事實上直接影射了歷經二戰後德國的上一代與下一代。當我們跟著Michael揣思Hannah的行徑,他的憤恨、惶懼與逃避都可以聯想到那些德國受教育青年對自己父母輩的疏離與不信任,然後企圖追溯過往,仔細檢驗種種歷史罪行,得以給出解釋與評判。
但是,形式審判、公開紀念在高喊褊狹正義的口號下,似乎變相成為了集體公式化的贖罪。這時候,不單是那些被審判的罪犯,審判他人的執法者與旁觀者也步入了麻木的庸俗。也許是文盲心理因素、也許是政治意識形態、也許是職業倫理,讓Hannah歸順體制亡失自我,成為了集體邪惡的一環。然而,無法諒解Hannah的離去、羞恥於兩人曾有過的戀情、束縛在時代的道德氛圍中,也讓Michael同樣亡失了自我行動的選擇機會。
換作是我們,處在己身的時空背景下,當面臨抉擇,是否能夠從這些審視這些檢驗得到教訓並付諸而行,或許才更值得思考。
Oskar Schell(Thomas Horn飾)是個活力充沛、想像力無限的九歲小男孩,他的父親(Tom Hanks飾)對他來說就像是他的啓蒙老師、他的摯友、他的最佳夥伴、他的精神象徵。然而,就在911事件發生時,父親不幸罹難,留下悲痛的母親(Sandra Bullock飾)和無法接受事實的Oskar。無意中,Oskar在父親的書櫃上找到一個留有名字的信封和一把神秘莫測的鑰匙。於是,他化身成小小私家偵探,在一個沈默的老爺爺(Max von Sydow飾)的陪伴下,每個週末都在紐約第五區穿梭,熱切想要破解這未知的一切,並邂逅了各式各樣的人們…。
2011年,Stephen Daldry根據Jonathan Safran Foer同名小說所改編的第四部電影《心靈鑰匙》(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上映,在連續兩部既詩意又沈重的作品後,《心靈鑰匙》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也似乎又讓觀眾想起了《舞動人生》中的小男孩Billy Eillot。雖然這部電影是迄今Stephen Daldry評價最兩極的劇情長片,但還是入圍了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以及最佳男配角(Max von Sydow)。
比起Stephen Daldry的前三部作品,《心靈鑰匙》的核心主題特別明瞭、特別直白簡單甚至可以說特別俗爛,但或許也因為如此,它更容易打動各式各樣的觀影者。一趟追尋與療癒的旅程,在自我成長的同步,不但學會釋懷悲痛與面對恐懼,更懂得去愛與被愛。電影中,不只是Oskar,他所遭遇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追尋過什麼,而無論是否得到解釋,唯有在正視創痛後,才能夠放下,繼續自己的旅程。
我特別喜歡飾演Oskar的小男孩Thomas Horn,他將患有亞斯伯格症的自閉與強迫自然洗練地詮釋,將古怪、無理取鬧、暴躁、偏激的負面性格毫不掩飾地傾瀉在銀幕上,並且又能夠透過眼神透過獨白成熟演繹角色設定的內心世界,可以說是表現得十分精彩。
如果你曾被他的任何一部作品深深打動,又或者你和我一樣不可能錯過他的任何電影,這裡要順便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量少質精的Stephen Daldry在沈潛三年後,預計於今年底明年初時,將推出他的第五部劇情長片《垃圾男孩》(Trash)。這次,他依舊是選擇翻拍文學作品,主要人物也同樣是小男孩,而曾在《龍紋身的女孩》、《雲端情人》中令人印象深刻的Rooney Mara則擔綱演出女主角。
從《舞動人生》到《心靈鑰匙》,我們見證了Stephen Daldry雕琢作品的高規格與高水準,我只能說,當你每一部電影都成功牽動人心、成功引人深省,你絕對也是名成功的導演了!
(圖片來源:IMDb)
(完)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