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14.2014

移動迷宮:令人期待的劇本

如果說小說是一種給讀者既定又模糊的映像,那將小說翻拍成電影的導演到底該如何完整呈現小說中那不太清晰的畫面?再者,該如何拍才能不背離作者的設計又能使觀眾接受?

從這些條件來看,小說翻拍的類型,限制相對較多,這不僅綁住導演在畫面上的運用同時讓原創框架更窄。反言之;如果是不太擅長原創類的導演,倒是能很快就知悉所有的細節與設計,給他一個開始便能快速發展,使整部電影成形。這是兩種導演類別,沒有好與不好,只有擅長與不擅長。

然而在進入導演的前置作業前,我們要先完成編劇的工作,劇本寫好後才會來到設計畫面的步驟,所以我時常把電影比喻成一棟建築物:編劇把骨架接好、導演進行內外部的規劃與執行、後製修飾外觀雕琢細節。這樣才能使一棟建築物兼具外觀與內涵,才會使觀眾達到一定的電影感受。

「移動迷宮」沒有相當知名的演員,導演運用畫面的手法也不算太突出:然而,我們能夠看到的是相當真實迷宮與耐人尋味的劇情。

劇組真實去建造了迷宮,雖然不是全部,但光那一道門中的一邊就要3噸重,所以才有如此逼真的效果,這也就是為什麼沒有知名演員來出演電影,每一部電影的預算比例都不一樣,而「移動迷宮」場景設計的預算應該是整部電影中最高的。

「移動迷宮」的長度不及兩個小時,但是卻能成功塑造出時間錯覺,這是在劇本上一個很好的規劃,編劇在每一個重要的主軸或支線都有相當深厚的瞭解,才能使我們有時間錯覺。所謂的時間錯覺為:當我們看一部電影時,我們會有一個標準線去揣測時間長度,並以這項標準來衡量電影的快慢,當然每一個人標準都不同。然而大部分的編劇都會抓在中間,使節奏不快也不慢。

但是「移動迷宮」的節奏明顯較慢,卻不會有看不下去的感覺,這全都多虧編劇對於所有橋段瞭解並且安拍得宜所致,如過要比橋段數量,「移動迷宮」並不算多,而是編劇將所有橋段編排流暢同時不斷保持著懸疑地氛圍,所以我們在看的時候才會不斷地往劇情裡鑽。也因創造出懸疑氣氛,所以觀眾不用多花感受來接受情緒上的變動,一線地情緒讓我們能更進入劇情。

不斷地拋出矛盾,再打破矛盾,節奏雖慢,但卻一直夾帶著懸疑,直到最後我們才知道這只過不是一個開始,我想這應該是既「飢餓遊戲」後又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說翻拍電影。

觀看其它影評請點

不可轉載
Screenwriterleo 編劇人生
Screenwriterleo 編劇人生從原創內容出發,讓觀眾看到由台灣獨立自製的故事,目前台灣處於不願製做屬於自己文化的意識形態,而Screenwriterleo 編劇人生則是希望以原創數位內容做出改變,並利用網路與社群媒體相關媒介來完成屬於台灣的文化。合作,請聯繫screenwriterleo@gmail.com
Screenwriterleo 編劇人生從原創內容出發,讓觀眾看到由台灣獨立自製的故事,目前台灣處於不願製做屬於自己文化的意識形態,而Screenwriterleo 編劇人生則是希望以原創數位內容做出改變,並利用網路與社群媒體相關媒介來完成屬於台灣的文化。合作,請聯繫screenwriterleo@gmail.com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