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可穿戴設備之父,MIT 大數據大師阿萊克斯·彭特蘭來北京參加百度百家《BIG TALK》。在現場,我向彭特蘭提了一個已經思索許久的問題,請他回答。
問題大概是這樣的:作為一種人類管理社會經濟的一種實驗,計劃經濟可說在之前是失敗的,事實證明,國家通過計劃指令的方式進行資源配置不如通過市場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更高。但是,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進步,國家對經濟數據的掌控能力也隨之增強,這會不會導致未來有一天,計劃經濟最終掌控世界?
可能因為翻譯的問題,也可能是因為問題本身比較復雜,彭特蘭並沒有給出一個思路清晰的答案,我把這個同時轉發到網上,也引發激烈爭議,有的朋友強烈否定,有的朋友則有所反思。
如果排除意識形態方面的門戶之見,我認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各自優劣性以及在未來人類社會中各自所處的地位,市場是否永遠是資源配置的最佳手段和主導性手段,這些問題,都是很值得討論的。
計劃經濟目前是失敗的
人類自理性產生以來,對世界的掌控欲(政府世界)也隨之而生,由此而言,掌控經濟也是人類的天性所在,這也是烏托邦時期以及之後李斯特、馬克思等經濟學大師探索“計劃經濟”的由來。而後來在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試驗又證明,計劃經濟至少在目前是失敗的。
計劃經濟試驗在蘇中的失敗有各種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它不如市場那樣配置資源更有效率,無法精準地解決生產什麼、怎樣生產和為誰生產這三個主要問題。國家無法確切的知道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自然在進行經濟計劃的時候會錯漏百出。
靠大數據,「計劃」的效率有一天會超過市場?
但如果人類做計劃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會不會在某一天使計劃的效率終於超過市場呢?在沒有網路之前,學界總認為在人類可預見的將來這是不可能的。但網路和訊息革命已經顛覆了太多東西,至少在收集訊息數據、互聯訊息數據、儲存訊息數據、處理訊息數據方面,其進步是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而這一不曾預想到的進步的結果之一,就是人類計劃能力的提高,對世界的掌控力更強了。
市場是人類經濟社會運行的原始動力,但計劃因素的持續增強卻也是事實,除了計劃經濟試驗,企業的出現以及其規模的越來越大,也是計劃因素增強的結果。因為在企業內部,本身就是“計劃經濟”的。
既然市場是在價格機制的支配下自發運行,既然無形的手無處不在,為什麼還會有企業?上世紀 30 年代科斯就因為研究這一問題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研究出的答案是,市場的運行時有成本的(交易成本),如果組織企業能夠節約交易成本,企業的存在就有意義。
按這一邏輯,企業越大自然是節約的交易成本越高,但為什麼在經濟社會的早期,基本上沒有什麼大企業呢?因為技術達不到,企業的組織成本一旦高於交易成本,則企業存在無意義。隨著技術的提高,企業的組織成本越來越低,企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這就有了今天的跨國公司。企業規模的邊界由技術決定,跨國公司的組成成本一旦高於交易成本,它就再也沒法有效擴張了。
國家的道理也一樣,黃仁宇當年研究明史,講中華帝國為什麼會一直運行低效,就是因為缺乏有效的「數字管理」。所有帝國都一樣,帝國的管理能力能夠達到的極限,就是帝國崩潰前的邊界。
大數據的進步,有可能把人類能夠進行計劃的邊界大大擴張
但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大數據的進步,卻有可能把人類能夠進行計劃的邊界大大擴張,擴張到足有一個國家那麼大。而此處之大,並不只是指宏觀上的規模大,也指在微觀上的細致深入,尤其是後者,在之前,微觀資源無法有效分配,是計劃經濟裡最受批評的要點。
因為國家所有資源都由政府決定,私人不掌握生產資料,於是乎國家可以罔顧私人的實際需要而進行經濟計劃。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主張社會主義在經濟上必然會失敗,因為經濟計算問題注定了政府永遠無法正確的計算復雜萬分的經濟體系。只要缺乏了價格機制,社會主義政府根本無從得知市場需求的情報,而隨之而來的必然是計劃的失敗和經濟的徹底崩潰。
但現在,電腦、手機、可穿戴設備,再加上無線互聯網,人類的需求從來沒有如此容易地被彙集、處理,人類的數據處理能力從來沒有的強大 — 未來會更強大,那麼,未來政府是否會有可能更正確的「計算複雜萬分的經濟體系」呢?
計劃經濟管理的國家,說簡單了,就是一個採取某種制度管理的超級公司,這個公司可能是集權的,也可能是民主的。完美的計劃經濟可確保所有資源都能持續運用,不會受到經濟周期的波動所影響,如泡沫經濟、停產以至失業問題都不會發生,而通貨膨脹問題不會存在,而長期性的基建投資,更不會受市場因素而停止。
正因為這些完美的預期,幾百年間才會有無數人去憧憬試驗計劃經濟。大數據技術的進步,會復活這些憧憬嗎?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