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18.2014

手癢的鋼琴家能在機場彈鋼琴,手癢的畫家能在台灣隨意揮灑嗎?

《BO》導讀:這篇文章由台灣插畫家謝東霖撰寫。謝東霖,屏東人,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任職於廣告公司。喜歡哆啦 A 夢和宮崎駿,天生離不開拿筆的活,文字與繪畫都是最愛。下週起,你將開始在《BuzzOrange》看見謝東霖的作品,黑色幽默、諷刺戲謔,總能讓你不懷好意地嘴角上揚,然後按下分享鍵。

今天我們先用謝東霖的文字和讀者見第一次面。他寫的是最近網路上瘋傳的、一位因為 12 天沒碰鋼琴的鋼琴家,在機場候機室看到鋼琴時,手癢難耐地彈奏給眾人聽的新聞,文中想引申探究的,是台灣公共空間運用的探討。

日前一位鋼琴家 Maan Hamadeh 在候機室看見一台鋼琴,當下手癢彈奏幾曲,讓現場的人如癡如醉,影片一上網,隨即風靡全球。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vUxvoieB0fA[/youtube]

這樁美事刺激了我一個思考,台灣在公共空間放置的媒材(或是公共藝術陳設),能不能再開放一點,再多元一點,進而激發更多優秀的人才出現呢?

台灣也有許多公共空間擺放鋼琴,但多半都會拉起紅線,不隨便讓人上去演奏,作為開放空間的公共藝術裝置,卻不具有公共藝術的即時互動性,一個束之高閣的裝置,讓原本美的交流變成某種獨斷的上對下施捨。

如果一開始就充滿限制,那這種奇遇的機會是否就被抹煞了呢?當然,完全可以想見台灣人的思考邏輯:

又不是每個人都彈得好聽,而且說不定會被弄壞,後續保養起來「很麻煩」。

但如果是我,聽見有人在公共空間演奏,即便不夠好聽,我也會覺得他的勇氣可嘉,同時對演奏者而言,這樣的表演經驗也會刺激他進步;而且站在藝術學習的角度,大眾就是要多接觸,才能分辨更細膩的層次,感受更多元的風格啊。

要培養品味,就是要多多體驗,如果每台裝置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被限制起來的,無怪乎台灣民眾的水準多年來始終沒什麼長進。而說到後續的保養,則是看出大部分公共空間主事者的懶惰心態,就是想要一勞永逸,卻忽視後續的管理與保養也都是公共空間裝置的一部分,只因為嫌後續保養麻煩而避免使用,豈不是違背本意,本末倒置?

最後談一下我的個人經驗,有一次我到了一間咖啡廳,牆壁上有一些來人的插畫,於是我也詢問了老闆娘,我是否也可以畫上幾筆?

老闆娘聽了以後面有難色,但為了和氣,還是答應讓我畫。結果我一邊畫,她一邊看,當我把圖畫完之後,她發現自己喜歡我的畫風,於是還主動遞來一支奇異筆,告訴我說墨水不夠的話可以繼續用這個畫。

公共空間的互動是很有趣的,因為你永遠不曉得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但前提是你必須先開放出互動的空間,才有機會看見更不一樣的可能。

 

不可轉載
BuzzOrange 報橘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