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地鐵聖水站之後,在出口的地方看到這個說明,心裡很高興。
當時我想著,太好了,我要來這個韓國的鞋業重鎮探訪一番,了解一下他們的產業在這裡如何發展。
來之前,我造訪了他們的網站,並且好好地做了一番功課。網路上的資訊很多,但由於因為這裡不是個觀光景點,因此我找到的資料多半是跟鞋業的發展有關。那正好,我就是來這裡一探究竟。
我找到的資訊其中一個部分顯示,這個地方聚集了許多小型的手作鞋工坊。因此,這裡是個購買手工鞋的最佳選擇。來到這裡,你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鞋型,然後由師傅幫你現場手做。根據這點資訊,讓我驚嘆萬分。鞋子製造業跟著世界的製造業潮流移動,這幾年從中國正在慢速移動到越南與孟加拉一帶,因此更不用提台灣、韓國與日本這幾個高工資的地方。鞋子要在這幾個地方製造,除非不計較賺的錢多少、賣的數量多少;加上當地政府的輔助,才有可能讓一部分作鞋子的人根留當地。
所以,當我看到首爾竟然有一個地方,號稱是「手工鞋城」,我不但好奇他們怎麼在這種大環境下生存。也很想知道,他們如何運作,讓這個產業在這裡有這種發展模式。無論如何我都要來此一遊!
看到此,你或許會跟我一樣感到很興奮,被牆上這些圖弄得很「有感」! 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接下來的這段描述,我必須跟你說聲抱歉。因為,後面看到的這些景象,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如果你原本也打算下次來首爾順道造訪此地,那麼我認為你應該打消這個念頭。
首先,SSST原本是他們的製鞋產業公會成立的一個單位,志在幫助產業發展,讓這些有手作能力的師傅們可以有自己的店面,行銷自己的產品。網站上說,他們不定期舉辦課程,教大家手做鞋子。但是,當我真正到達時,卻找也找不到這樣的地方。我看著這個網站上指示的地方,站在這個看似鞋店的門口,來來回回又在建築物的周圍區域找,走了半個多小時,都沒有見到任何一個像是辦公室的地方,更不用提訪問與諮詢了。
這個SSST的對面是一排手工鞋店,確實有幾間店,櫥窗陳列各式各樣的款式,有些店你還真的看見師傅正在做鞋子。
仔細一看,坐在裡面的師傅,桌前擺滿了工具。門邊擺著訂單以及上面的款式,他則是專心地坐在那裏,完成手上的鞋子。
這幾間店,掐指一算大約不超過五間。鞋子大多是真皮製作,價位大約介於台幣三千元到五千元左右。
質感與舒適度都不在話下,來這裡買鞋子的人看起來多為中年人口。
除了這幾間店呢?
往附近探索,發現僅剩下這幾間賣鞋子車縫機跟皮料的店,其他的幾乎都是餐廳跟小吃,街上看不到任何一點鞋城的影子。
櫥窗展示的皮料也老舊過時,跟中國的材料市場相比,這裡真的看起來像是個鞋類退休市場。
再往下走,除了找不到剛剛在SSST前面那幾間手工鞋店之外,倒是意外發現一些零售業者在此,但是不多。
看起來卻像是廠拍或者是庫存已久的產品等待出清。
路上也有一些像是特賣會的廣告訊息,跟SSST網站上所嘗試要傳達的感覺,真的有著很巨大的差異。
逛啊逛的,雖然失望,但還是不死心。拿出手機再度搜尋了一番,卻看見讓人搖頭的訊息。
原來,這個鞋城曾經是韓國製鞋的重鎮沒錯。但是隨著產業外移,加上大量製造的低價鞋子把市場給佔住後,大家反而比較願意買便宜但品質較差的鞋子。這裡的手工鞋店從五百多間一直萎縮到現在的景象,讓人不勝唏噓。我想起,台灣也曾經有過一些地方充滿著這種小型工廠、工作室。可惜現在的台灣,一樣,再也找不到這些做鞋子的小店面。產業的悲歌,很顯然不是只有在台灣發生,是一種全球現象。
離開這裡後,我到了南大門市場。滿街的鞋子,張牙舞爪的站在那裏,仿佛在跟世人道著鞋子產業的贏家,其實是時代的洪流。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