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臺灣有幾次大規模的「都更計畫」,那陣子每每打開新聞,總是播放居民與政府的雙方抗衡。隨著世代變遷「改變」確實無可避免,為維護居住安全與環境品質,進行必要的土地發展將能延續都市的生命力。然而,站在感性的角度端看,作為回憶的共同擁有者,人們又該把情感寄託何處?
不僅是台灣,鄰近的港島也有這番困境。十年前香港《建築物條例》正式修訂,政府隨後展開老屋清拆的作業流程,記憶中那數以千計充滿港味的霓虹燈招牌,也無聲的納入拆除名單。
身為現代藝術家趙綺婷(Elaine Chiu)從小在深水埗、石硤尾和油尖旺度過,本該是值得慶喜的千禧年代,但她卻目睹了社區的風雲變色,見證了何謂亂世「建築蓋完⼜拆」、「拆完⼜蓋」,童年記憶被蒙上施工的土塵,使她對香港的認知、印象都變得不再純粹,回憶若是有期,那便是⼀瞬即逝。
循序鋪陳的不安,讓 Elaine 下定決心展開城市寫生的計畫,加緊腳步趕在眼前建築消逝之前,把它們逐一記錄下來,為此她將完成的畫作加以統合,便於今年策劃的《記憶若有限期》個展中展出,這亦是她首次的個人油畫展。
Elaine 利用油畫作為媒材,擷取建物當中的多方元素,再造獨立的藝術空間,運用枯暗深沉的色調,形塑大環境失意的氛圍,而畫作底層剝落的意象,則象徵萬物褪去靈魂留下的荒蕪。
「記憶若有限期」短短六個字,緊緊吸引著我,令人憶起童年、青春與暫別的美好,也在難熬的疫情時期深刻有感。《記憶若有限期》展覽雖於香港實行,此刻無法出國的我們,只能透過線上的作品預覽,靜心體會創作者欲傳遞的真切感受,也從中反思建築與自然、個人與環境的種種連結。
圖片來源:趙綺婷 Elaine Chiu
更多 Elaine Chiu 趙綺婷:Facebook、Instagram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