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06.2021

「談感情、學做人,都從閱讀開始。」── 作家陳栢青的書單:《流浪的月》

Editor's Note
#獻給與自由錯身的你《流浪的月》看起來是愛情故事,但它說的其實是「自由與發現自己」。並且同時,你會發現,愛情也出現了。

「辛苦了」聽起來是不帶評論的描述句,其實是幫人畫句點。有多累,怎樣苦,你真的知道嗎?簡單三個字就一切都打包了。那麼體諒那麼懂,你怎不來幫個手做點什麼?

還有握拳喊「加油」的。加什麼油? 95 還無鉛?喊聲「加油」那事情就會更順利嗎?你不要火上加油就不錯了,多添了嘴油腔滑調,到底是水底飄油,油水分離那些看不見的總在更深的下方發生。

更不要說伴隨這兩句話時眨啊眨那大燈一樣投射善意的眼神,雙眼小狗一樣濕潤,頭像木魚鎚忙不更迭的敲落。

這兩個詞原先無害,大約是被人說多了,就被說壞了。話終究不是跟對方說的,是和自己講的。在吐出這兩個詞的同時,你硬是比別人高了些,聲音也大了些,對方成了苦主,是可憐人,有時成了多數新聞裡眼睛打馬賽克遭變聲處理的受害者,你則是那個拯救者,是半空伸出的如來佛手掌,是那個善解人意該稱之為「溫柔」的人。

《流浪的月》很好看,在於小說家寫了一個愛情故事,該是一個甜美的吻,卻挾打巴掌的力道,狠狠甩在這個率以溫柔為要脅的世界臉上。

《流浪的月》故事分明社會版頭條,主人翁前半生可以濃縮成一個標題「小女孩遭戀童癖誘拐,白璧染瑕」。下半生則是「他已經壞掉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愛上當年綁匪」。小說家厲害就厲害在這裡,看上去是加重鹹,很辛辣,但寫起來卻雲淡風輕,淡淡然,愛的不黏不膩,醬油拉麵吃起來是柚子鹽口感。一切不是你想的這樣。

也因為《流浪的月》,我忽然明白日本的愛情故事為什麼那麼好看?因為我們都以為愛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但說到底,我們的愛情經常是,一個人對一群人。

談個戀愛就是跟家庭、跟整個社會和傳統一鍋談 ── 尤其是在日本,作為一個活在「我們」之中,群體意識極重,強烈感受到人們眼光的封閉部落般社會裡 ── 沒有什麼是兩袖清風,愛都在拖泥帶水,《流浪的月》是開給你整輛水泥車了,以前羅曼史愛情故事愛寫跨越階級性別家族恩怨,《流浪的月》跨越的極致是,罪。是社會強加給你的身分:「你不只是女人。你還是受害者。你是被用壞掉的人。你在報紙頭條上是被誘拐者,可你偏偏愛上對方」、「他不只是男人。他是加害者。他是害你壞掉的人。他長期戴著電子鐐銬過生活。他的身分履歷裡永遠註記這個身分。他也許不可能愛你。」

小女孩遇上成年男子。未成年偏碰上蘿莉控。他們不告而別,他們遠走高飛。他們住在一起。沒人知道這中間真的發生什麼,但人們覺得已經知道了。這女孩一生都背負這件事情,當她長大了,人們看她的眼神總帶她回到當年被帶走那一刻,「我說的話就沒有人聽進去。透過『體恤』這層多餘的濾網,我只是笑,就變成『妳是不是在勉強自己』」,人們不希望女孩擁有她自己,人們希望她成為一個故事,而且是一個受害者的故事,是髒掉的故事。好讓人們說一聲加油,說辛苦了。好讓人們覺得自己很溫柔,所以《流浪的月》好看,好看在這本書豈止是愛情故事,有時是恐怖故事。恐怖不是在「發生什麼」,恐怖是在反應了「你以為發生什麼」,恐怖的是「你以為發生什麼」所以要對方「加油」、「辛苦了」,最溫柔,才最恐怖。這種溫柔還不能反抗。善意會吃人。這是雙倍恐怖。這該死的溫柔和善良。

《流浪的月》耐看,在於小說的深邃。看起來是愛情,但小說家探討的,首先是群體和個體。是「自由」。什麼是自由人?面對一種美名為溫柔的暴力,一個強加故事設定給你的社會,「個體」的極致是什麼?

《流浪的月》始終是一個愛情故事。小說也安排對照組,女孩長大了苦苦追著當年男子,跟監他,甚至住到他家旁邊。而這女孩身邊,又跟了一個家暴男,作為女孩的前男友,女孩跟蹤男子,家暴男就跟蹤女孩,得不到,就毀了女孩。所以女孩和家暴男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只是因為敘述角度的不同嗎?只是因為女孩是主角,她的愛就比較神聖?其他人就是癡漢?

就是這樣兩兩比較,愛無分輕重,但有了清濁。你會發現,都稱之為愛,家暴男之愛是「得不到就毀了你」,其實是把愛變成拘束,愛你入骨其實是拖你一起死。蘿莉控男子看似誘拐拘禁了女孩,但對女孩來說,「和他在一起,很自在」,原來真正的愛反而讓人自由,讓我飛。

於是,《流浪的月》看起來是愛情故事,但它要說的其實是「自由」、「發現自己」,而當你以為它要尋找的是自由,是自己。你會發現,愛情出現了。
相信我,只有你能對你自己說,辛苦了,和加油。但你永遠不會這麼說,畢竟,是你真正想要的,就永遠不會喊苦不打算退。像是這本書。像這樣的愛。

作家簡介:陳栢青
1983 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四十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著有《Mr. Adult大人先生》《尖叫連線》

延伸閱讀:
☞ 疫情翻覆了世界, 卻也是我們脫胎換骨「轉大人」的契機。── 嚴長壽 https://bit.ly/3e2NddZ
☞ 生命的意義取決於自己,重點是「如何去創造更多生命的意義」── 王溢嘉 https://bit.ly/3rdWKCx
☞ 想成功?先避開最慘的人生吧!—知識型 YouTuber 水丰刀: https://bit.ly/3bbteYB

文 Text|迷誠品內容中心
本文經《迷誠品|meet eslite》授權刊登
原文出處|兩句愈聽愈讓我感覺活的像句髒話: 分別是「辛苦了」和「加油」── 陳栢青推薦讀《流浪的月》

不可轉載
迷誠品
遇見兩岸三地誠品,走進閱讀世界,品味美好生活。讓人文、藝術、創意、生活,點亮你的光譜人生!
遇見兩岸三地誠品,走進閱讀世界,品味美好生活。讓人文、藝術、創意、生活,點亮你的光譜人生!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