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調節」應萬變,解除大腦意志力薄弱的危機!

Editor's Note
想要取得成功,就得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意志力的人?其實不然,更根本的東西稱之為:自我調節。

很多人在行動初期,都會遇到沒辦法按照計畫行動的情況,像是明明想減肥,訂定了每天晨起跑步的計畫,然而事實卻是被子拉得更緊,一聽到鬧鐘就賴床。此時大多數人會把問題歸結於缺乏「意志力」,緊接著去找各式各樣有關意志力的書籍或者課程來學習,但最後的結果卻往往不如人意,而且很多時候,越是關注和強調意志力,反而越難自我控制。

許多新時代成功學的書籍和文章都告訴我們,意志力是最重要的成功品質,它是一個人抵制誘惑,面對逆境和挑戰時堅持不懈的必備要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意志力的人。

然而,過去二十年腦科學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只追求意志力的觀念不僅過時,而且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因為那些意志力的追捧者並不知道還有更根本的東西在運作著,這就是「自我調節」。

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家雷杜克斯(Joseph LeDoux)在關於杏仁核的研究提出,大腦的新皮層(也就是所謂的「思考腦」)雖然是高級中樞,但它對情緒的掌控其實是有限的,因為我們的情緒系統可以繞開新皮層自動作出反應,而且當情緒腦處於掌控地位時,思考腦不僅無法控制情緒,甚至本身還會受到抑制。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大腦的這種設計對於生存來說非常有價值,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快速逃離危險。可以想像遠古時代,如果必須等到新皮層進行分析和判斷之後,才能對緊急狀況做出反應,我們早就一命嗚呼了。

這種警報系統,使得我們經常處於「戰鬥或逃跑」狀態,比如上司的一句批評或者某個消極的念頭,都有可能啟動應激系統。為了有足夠的能量應對「警報」,我們的大腦和身體會減緩或者關閉所有不需要的功能,比如新皮層所負責的決策和判斷、長遠規畫、專注力、認知能力、語言能力,以及我們非常看重的「意志力」等。

這就是為什麼在緊張和焦慮的時候,認知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下降,很難專注做一些事情,容易被即時享樂所吸引,情緒也更容易失控。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在拖延,總是無法按照自己制定的計畫行動,這並不是因為懶散或者意志力薄弱,而是因為心理壓力太大。」

此時,強調意志力反而會讓你內疚和自責,進而產生更多心理壓力,緊接著大腦就會釋放出更多的壓力激素,新皮層的功能進一步被抑制,這樣的結果就是,想要實現自控變得更加困難了。

此時的你真正需要的並不是「自我控制」,而是「自我調節」

自我調節的作用和自我控制完全相反,它能幫助我們關閉大腦和身體的「戰鬥或逃跑」模式,讓情緒腦恢復到平靜的狀態。只有在情緒腦解除警報之後,思考腦才能發揮作用,你才有足夠的精力來應對困難與挑戰,把要做的事情做好。

所謂的自我控制,指的是抑制對行動不利的情緒和衝動,比如在你不想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抑制這種「不想做」的情緒;自我調節則是識別情緒和衝動產生的原因,減少情緒和衝動的強度,並在必要時,讓我們擁有足以抵抗衝動的能量。

「只有先將情緒調節到平穩狀態,自控和行動才有可能實現。所以,相較於意志力,自我調節才是更為根本的能力。」

那麼,情緒調節該如何實踐呢?關鍵在於改變認知和轉移注意力:

01. 改變認知:學會接納,放下執念與評判

既然壓力是因為現實與自己想要的不同所造成,而現實又是改變和控制不了的,那麼想要消除這個衝突,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信念,然後面對和接納現實,內心的衝突和壓力自然就會消失。

比如說,如果你的壓力是完美主義所導致的,是因為你不允許自己犯錯,不允許自己做不好,那麼就告訴自己:「犯錯是不可避免的,沒有人規定我不能犯錯,所以我一定會犯錯,我可以犯錯。」

當我們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了自己會犯錯之後,就不會再因為犯了錯或者害怕犯錯而焦慮不安。

02. 轉移注意力:把精力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

不過,接納現實並非終點。重要的是,能讓我們將注意力從那些改變不了的事情,以及那些不想要的結果和狀態,轉移到我們想要並且可以實現的結果上,然後透過設定合理的目標和行動計畫,推動自己朝著想要的結果前進。

比如說,假如我們放棄了「我不能犯錯」的想法,那麼在遇到犯錯的情況,就不會責怪自己為什麼會犯錯、為什麼做不好,而是思考要怎麼從錯誤當中學習和自我改進,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透過這樣的自我調節,就能讓自己的心理壓力得到很好的緩解,讓情緒腦恢復到平衡狀態。當精神壓力消失之後,我們的意志力自然就會提高,行動力也就不再是問題了。

本文摘錄自《斜槓青年【實踐版】:成為內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迴圈》

文 Text|William Tseng
本文經《Psycho.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授權刊登
原文出處|【書單】別讓情緒拖垮工作表現,效率好的人往往很懂得「自我調節」

不可轉載
Psycho.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世界並非索然無味,當我們找到有質有感的生活方式。」── Psycho.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 威廉
「世界並非索然無味,當我們找到有質有感的生活方式。」── Psycho.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 威廉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