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是我 2021 年的目標。身邊有許多朋友,包含自己,都有檢視「過往」的習慣,每晚打開日記本紀錄生活是一種方式,然後不定時回頭翻讀這些白紙黑字,說是整理情緒也不全然,應該是「加深」某些印象,例如犯過的錯、流失的機會、怦然的瞬間、遺憾的當下。
今年似乎不是太好,多數人都有同感,除了社會動盪、疫情失控,透過日記回望,發現自己也顛倒了四季。本是生機盎然的春日,的確滿懷期待但不知後路難耐,來到炎熱的七月,凡事變得棘手情緒竟宛如秋老虎,好不容易待到楓葉漸紅,卻發現扛不住的失落感和東北季風一同襲來,來得太趕拖得太久。
眼看複雜一地難以收拾,但一心認為如果就此結束,會不會太便宜了 2020 ?
杵在年末的節骨眼,在一次與他人的對談中,得出一項不太甘心的結論:可能是你太常許願了。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是真的嗎?我開始質疑原先那可以拉高生活期待的祈願心態,這才發現或許是片面的念想,弄混了「失望」與「負面期待」兩種情感。
期待別人喜歡你、期待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期待別人同意你的作為、期待別人有所改變,但許願的本身不就是一句「我希望」,怎麼主角變成了他人,我們還甘願在混沌的局勢裡沈淪。
邁入倒數,聖誕跨年將至讓我想起九月初看完的《東京教父》,劇情描述某一年下著大雪的平安夜,三位社會底層的遊民在街頭發現一個被遺棄的女嬰,他們燃起為她找尋歸途的使命,於是開啟一趟奇幻的尋親之旅。
《東京教父》不但是動畫,更是獻給成年人的聖誕禮物,以簡單直白的敘寫手段,將一切偶然層層堆疊,最終一口氣迸發大量的幸運感,觀影結束我們滿載希望的走出影院,並在心裡反覆感念「從前我們並不知道,能夠成為彼此天使。」
所以在明年到來以前,我打算整頓自己理想國的子民,一群久居在心底,為我們排解情緒的小小人物,試著傾聽他們的心聲,以便打造理想的佈局。
當內心穩健了,就有多的氣力可以做夢與築夢,像是《進擊的巨人》裡的阿爾敏,從小未見過大海於是將「看海」視為畢生夢想,但他可不是空笑夢一場,而是允諾自己設下的目標,挾帶努力與意志前行,待美夢成真的那天,一切不問值不值得。
圖片來源:Unsplash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