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25.2020

將木雕做到百年算不算久?陳彫刻處堅持三代的儀式感與浪漫

Editor's Note
陳彫刻處的業態發展,讓我們見證台灣的各種興衰。與陳師傅訪談的過程,親眼端詳他雕刻的認真樣貌,體會木頭的迷人、雕刻的浪漫,讓你我領悟:「只要有心,都能發散溫暖。」

「木頭,會說話。」七十歲的陳師傅看著我認真地說道,他表情溫柔地看著手上的木塊接著說,有時候它們還會表達自己的不開心,甚至是鬧脾氣,這些細小的觸感就像某種特異功能般,在一個雕刻師父手裡是一件再自然不過且時刻能感受到的事。

秋意漸濃的柳川附近,微風伴隨著擺盪的柳樹枝,將我們帶入旁邊的小巷弄,白底紅字的陳彫刻處,是這條路上相對特別的櫥窗,也是唯一的一戶矮平房,有別於一般大眾印象中滿是雜亂木材、半成品的木雕及灰塵木屑的雕刻行,眼前的陳彫刻處顯得明亮溫暖,陳文才師傅與他的兒子與媳婦邀請我們進到店內。

撲鼻而來的木頭香已經在這小小的平房漫溢近七十個年頭,由第一代的陳珍先生(文才師傅的父親)於日治時期創立「陳彫刻」,細細數來共九十多年的木刻技藝,就這樣拉拔了三代陳家人,眼前位於台中的陳彫刻處,是在文才師傅還十幾歲的時候從萬華搬遷至此。

隨著時代及科技的演進,許多過去講究的手藝被工業及機械一一取代,「雕刻」也不例外,看著文才師傅專注的磨刀, 謹慎地將雕刻刀畫過木塊,慢慢刨出輪廓的過程,實在很難想像在那個沒有雷射技術、數位電腦的時代,他是如何做到字體一致、獎牌圖形分毫不差的對稱?完成了所有和木頭相關:刻字匾、神龕、神像、木魚、糕餅模、肥皂章等等的大小物件。

「要用心啊,藝術這件事,就是要刻壞很多很多次啊,其實齁那個形狀它就在木頭裡,只是等著被我刻出來而已。」陳師傅笑笑地看著我,他嘴上講的自然卻讓我直接聯想到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創作出大衛像時也曾說過:「大衛被禁錮在這塊大理石中,他只是將其釋放出來而已。」

陳彫刻處的空間中,有一樣物品無處不有,那就是匾額,遍佈台灣各地大門的匾額有許多就是出自於文才師傅的手下,像是:台南孔廟的「全台首學」字匾、故宮的至善園、日月潭中心的玄奘寺等等,當我們談到「儀式感」與木雕的連結時,這個詞彙對文才師傅而言太過新穎,媳婦惠菁擔心爸爸回答不出來還貼心地為他準備小抄,互動十分可愛,我轉個念問陳師傅:過去的年代贈送匾額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儀式?跟現在又有什麼區隔?

只見文才師傅放下小抄,語速不快的他卻帶有一些激動地說:「那區別很大哦!」原來在過去的時代贈送匾額是一件極為隆重的事,小至匾額的字體與雕花是否符合被贈與人的職位及場合、大至揭匾儀式的說鑼鼓八音與陣仗,每一個環節都有要遵循的步驟,刻好的匾額用紅布包好,由雕刻師傅確認吊掛位置,當每個儀式與環節一一走過揭開才算是圓滿。

而現今不同,陳師傅揮一揮手有點無奈地說,現在都是走過場常常沒有樂隊,只是大家鼓個掌贈送完了之後,還有人跑來問他這個要怎麼回收,還是能不能先安置在文才師傅的店裡,請他還是自行載回,就這樣不只一次,陳彫刻處的匾額越來越多,多到讓這個幾十年雕刻歷練的老師傅灰心,一個轉念,陳師傅又用木雕的技術,重新提供這些匾額再利用的價值,分割好的匾額就成了上下樓的樓梯板、層板等等。

大約五、六年前生意每況愈下的文才師傅,曾動念要將這間充滿年代及故事的陳彫刻處結束營業,兒子希彥與媳婦惠菁多次與父親溝通轉型,最後才有了眼前空間明亮適合手作體驗的空間,現在的陳彫刻處不定期舉辦各類客製木作課程,為了讓前來體驗的人們感受到木雕與生活儀式的體驗,陳彫刻處設計了許多與生活食器有關的活動,如攪拌匙、木盤課,充分利用舊木與邊料並推廣大眾惜物,透過手刻習作真正感受到自己的靈魂進入到另一個生命的循環之中。

陳家三代至今藉由陳彫刻處的業態,一同見證台灣的各種興衰,其實走進這個空間彷彿與世隔絕什麼都沒變,與陳師傅訪談的過程及親眼端詳他雕刻的認真樣貌,木頭本質的迷人、雕刻慢工的浪漫,只要有心就能讓這小小但卻溫暖無比的店一直存在,就如同「儀式感」這件事從不是要你大費周章的改變舊有生活習慣,而是將步伐與思緒放慢,去了解一件物品的故事、一杯咖啡的香氣、閱讀一本書的美好等等,將每一件小事都仔細做好,方能成就出那些過去生活中再日常不過的儀式了。

INFO:2020 工藝之夢・新光三越巡迴展
臺灣工藝競賽得獎作品展
國家工藝成就獎-葉經義個展
臺灣優良工藝品 & Yii
儀式生活節-陳彫刻處 x 新藝商號選物店
好玩藝設計講堂&假日好食玩

12/04(五)- 12/15(二):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9F 宴會展演館
12/19(六)- 01/04(一):台南新天地 6F C 區文化館
01/07(四)- 01/18(一):台中中港店 10F 天空劇場
※上述各店閉展最後一天皆開放至下午 6:00 止
活動官網:https://pse.is/38jhgz

不可轉載
鄒休貳日
「薪水不是目的,我只是想要足夠的錢,保持靈肉分離。」—— Dorothy parker
「薪水不是目的,我只是想要足夠的錢,保持靈肉分離。」—— Dorothy parker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