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現代人的孤寂,流淌在鏡頭底下的疏離 ── 台灣攝影師小外 Boyen

Editor's Note
來自苗栗的小外 Boyen 的系列作品《解離》,黑白色系裡充滿相隔、背離與疏遠的情緒,但卻能感受其中流淌的美感,時而孤寂、時而事不關己,彷彿自己以外的都不再重要。

當黑白照失去顏色以後,真實就會顯而易見。在攝影這件事情面前,我們會被剝離、被解構,然後赤裸裸,任由快門去回應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激盪的火花。這些無聲的交流,在台灣攝影師小外 Boyen 的作品裡可以窺探一二。

來自苗栗的小外 Boyen,大學時主修廣告,畢業以後學以致用進入數位行銷公司擔任管理職。而為什麼成為業餘的攝影創作者呢?他則笑說,全因拍攝素材的需求,才開始認真學攝影。

「我在 PTT 照片批評板上,遇到了一群攝影創作者,於是我也開始試著捕捉與表達屬於自己的獨特片刻。」小外 Boyen 知道自己的技術並非高超絕頂,認清自己的攝影高不成、低不就之後,他轉而往回應內心共鳴的方向著手。《解離》這組黑白系列照片,便是他最好的嘗試與詮釋。

小外 Boyen 憶起過去讀研究所時,曾在校內舉辦過兩場攝影個展。當時有一位老師這麼評論他的作品:「你的畫面有意思,但似乎相當疏離,感覺對事件缺乏參與。」這一番言論一度讓他頗為受挫,但很快發現他這跟個人特質有關,因為喜歡拍背影、喜歡捕捉偌大空間裡的渺小人物,這就是小外 Boyen 的內心本性。

「當我知道普遍的紀實攝影,並非攝影藝術的全貌時,我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把這種疏離的特徵極大化,甚至成為一種風格?」小外 Boyen 希望藉由影像,將疏遠、隔閡的感受烙印在照片裡,藉此反應、體現存於現代人生活之中,無所不在的孤寂。

《解離》從 2009 年開始斷續地拍,小外 Boyen 曾一度讓帶有冷漠特質的題材淡出他的創作重心,直到今年疫情爆發以後,隔離的鬱悶心情讓他又重新編排此主題作品。「雖然情感表達已不是當代藝術的主流,但對每個孤單的個體來說,創作或許都具備著療癒自我的功能。」於是,他再次拾起此系列,心境不同眼界也不同,除了致敬現在,也回應艱困的 2020。

也許他的照片裡的人們相隔、背離、疏遠,但我們卻能感受到裡面流淌的美感;時而孤寂、時而事不關己,彷彿時間的前進與消逝對他們而言,都不再重要,因為此刻的誰,無論攝影師或是被拍攝者,都只得以在解離的情緒之外。

更多小外 Boyen:FlickrFacebookInstagrammedium

「你投稿,我刊登:Creation Is Everywhere!」若你也想被我們報導的話,歡迎至連結跟我們分享你的創意吧!

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辛蒂
FLiPER 總編輯|善良和文字是運轉世界的方法之二|cindychen@flipermag.com
FLiPER 總編輯|善良和文字是運轉世界的方法之二|cindychen@flipermag.com

COMMENT

anastronautgetlost
這系列也太孤單了
辛蒂
我覺得孤單只是一種型態,端看你怎麼詮釋~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