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25.2020

身處社會的我們,該如何衝破框架?──《這層壁不能被打破?》藝術展

Editor's Note
由鬧工作室策劃的《白色城中人權藝術展:這層壁不能被打破?》,透過探討人權相關議題的藝術作品與民眾對話,試圖向現今社會拋出一些提問。 

由鬧工作室策劃的《白色城中人權藝術展:這層壁不能被打破?》將於 2020 年 10 月 26 日開展,預計展出三週至 11 月 15 日。展出地點為台北市城中區的「鬧空間」,一棟 1960 年代由政治犯重回社會後所建的老屋內,從原本三樓展區首次延伸至四樓空間,集結七位創作者,共展出六組藝術作品,包括錄像、音樂創作、版畫、互動裝置。

此次展出的作品多以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文獻作為創作藍本,透過大量的研究與實地訪查,邀請大眾一同思考身處在這個社會結構下,自身所面對的「壁」是甚麼?又可以用甚麼行動去「打破」?

「壁」有隔閡、屏蔽、框架之意象,譬如因社會階級對立、文化差異、政治理念與宗教信仰之異同等所產生的「隔閡」;國家對人民有形或無形的控制而編織出層層「屏蔽」;人們對社會有限的想像而形成思想認知上的種種「框架」,依然存在於當代社會中,並滋衍許多值得深入探究的社會問題。

李佳泓・《壁》

標題取自 1940 年代因反映社會現狀、針貶時政而獲廣大迴響的寫實主義戲劇《壁》的最後一句台詞:「壁啊!壁!為什麼這層壁不能被打破?」。劇中聳立於舞台正中央的一道牆壁,暗示著當時因貧富差距而產生巨大的隔閡,進而演變成一齣齣時代的悲劇。

本展覽將透過一連串的藝術行動,闡述人權議題中多重面向的「壁」,除了再現歷史文獻中,被囚禁於牢房厚牆內那些政治犯的思想與生活樣貌外,亦針對國家之手運作的痕跡提出一些觀點,以及試圖打破現今社會中存在的二元思維框架。

王耀億・《打獵 Hunting》

透過思考政治犯的生命歷程,重新定位我們當代行動者面對世界的方式 1940 至 1950 年代的城中區,與現今的氛圍大不同。在今日的行政劃分上,「城中區」的名稱雖然已經消失,卻在城市史上有著相當獨特的意義。1895 年在日本統治下成為臺北政治中心。戰後,這裡除了原本生活於此地的本省籍人士,也由外省籍人士帶來了新的元素,並一度成為戰後工會、左翼藝文活動匯聚的地點。

洪瑋伶、辛佩宜《K 的房間 1》
洪瑋伶、辛佩宜・《K 的房間 2》

有別於大稻埕或艋舺等歷史區域的商業區氛圍,這個曾有書店、沙龍、咖啡廳及政府機關林立的空間,曾有一群懷有自由思想的記者、編輯及藝術創作者穿梭其中,他們期望能夠以各種運動改變社會,卻在 1950 年代紛紛落入白色恐怖的震盪而殞落。雖然時過境遷,城中區不再是臺北城市發展的重心,卻仍保留了舊時的風景。

展期內將播映三部影片,其中有依據白色恐怖相關故事改編的社會實驗電影《錢江衍派》、以及兩部紀錄民主抗爭歷程的紀錄片《狂飆一夢》及《末代叛亂犯》,並邀請影片創作者李佳泓與廖建華導演出席映後座談。試圖用藝術行動打破人權議題的思想厚壁展覽以「這層壁不能被打破?」為名,嘗試透過探討人權相關議題的藝術作品與民眾對話,意圖向現今社會拋出一些提問。

INFO:《白色城中人權藝術展:這層壁不能被打破?》
日期|10.26 – 11.15
時間|週一至週六 12:00 – 21:00、週日 12:00 – 19:00
地點|鬧空間 NOW space(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 58 號 3 樓、4 樓)
策展單位|鬧工作室 NOW studio
指導贊助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更多資訊|活動頁面

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FLiPER
FLiPER 取自英文單字 flip,意指翻轉、翻動,加上 er 的我們成了翻轉世界的人。我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塊想要翻轉、撞擊的地方,等待著內心發起小小革命的那一天。
FLiPER 取自英文單字 flip,意指翻轉、翻動,加上 er 的我們成了翻轉世界的人。我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塊想要翻轉、撞擊的地方,等待著內心發起小小革命的那一天。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