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台產片的企圖心,一窺《誰是被害者》履行步步到位的幕後技法!

Netflix 原創台劇《誰是被害者》,於上個月底播映後,空降台榜第一名的光榮寶座。究竟是何種情節安排、角色設定和戲劇張力,能讓眾多觀者如癡如醉,甘願著迷其中,一同偵詢連環殺人案的懸疑發展。

本文篇幅較長,以下有雷慎入!

蘊含著廣度和深度的範疇,《誰是被害者》前 3 集以交代整體方向,讓觀眾跟著方毅任(張孝全飾)一起調查案件,追查兇手。編劇築起穩紮穩打的故事架構,單集分別安排一個命案發生,以揭開真相的大膽架設,抽絲剝繭的揭露被害者身份和死亡方式,並於當集的結尾帶出下一集的伏筆。

從第 4 集開始後,劇情轉為以情感面為主、敘述為輔的型態,深入探討「自殺」議題,和每一個角色的過往來由。

在最後的 3 集裡,點出關鍵的生死爭辯,帶出安光護理之家背後的故事,作為破解真相的初始,為此了結所有案件的犯案動機,也投以自殺者、被害者一個發聲的機會。

釐清劇情、取材與角色定位後,《誰是被害者》的技術層面,也讓大眾叫好又叫座。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整齣戲的攝影與美術,使得能成功展現幕後團隊的細膩操作與靈活調節。

美術設計找來曾為《麻醉風暴 2》拿下金鐘最佳美術設計的特殊化妝師:儲榢逸。劇中難以忘卻的食人魚酸溶屍、無情烈火下的焚屍者和以藻類加速屍體腐爛等效果,透過高成本又趨近實質性的特殊化妝與道具,讓《誰是被害者》達到如電影般的質感,也使觀眾更深入其中。

攝影方面,則是讓人止不住讚嘆。片中絕大多數畫面分別呈現了情緒、動比、鋪陳和結果在其中,劇組更巧妙運用夜景空拍,將城鎮街道的遠近景致捕捉得極具氛圍感。在拍攝人物時,鏡頭的呈現更把懸疑劇該有的懸念和留白、見與不見處理妥當,全片更以暗藍低飽和的色調,加深劇中壓抑心境和案件之間的層層謎團。

我以主觀意識將其定義為「必看之作」,而非神作。就成果來看,值得讚許的層面不計其數,首集開啟明快、多向的劇情結構,合乎常理的起承轉合不顯乏味,更是指引觀者自然而然的導入情緒,搭配如電影規格的製作水準,確實將情感面、技術面和透析心理疾病的處理,躍進下個影劇門檻。

他們點著蠟燭,立足在樓梯間,只有一絲光線,身處在社會的邊緣,他們也只能微微的亮著。這一幕的感觸,我試著以文字說明,但似乎無法概述全心的呢喃,連同影像與故事的漣漪,時刻想起還是刺痛、傷感的。

雖然戲劇本身的深度、廣度與其他 Netflix 作品相比,仍有不少進步空間,但也證明了台劇質感,正處向上的輾轉時序。在片尾曲《誰》的中,唱著這麼一句歌詞:「誰,能夠找到我。」不僅映照被害者希望被社會望見的期盼;某種程度上,也許也意味著台灣戲劇的處境。

《誰是被害者》全季共 8 集皆已上架完畢,尚未觀賞的你,可以的話,記得給予台劇一次翻身的機會吧!

圖片來源:Netflix

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云 ʕ•͡-•ʔฅ
FLiPER 編輯|穀物倉庫供應商|berylcheng@flipermag.com
FLiPER 編輯|穀物倉庫供應商|berylcheng@flipermag.com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