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21.2020

介於繪本和漫畫之間,台灣第一本科幻圖像小說雜誌問世!

Editor's Note
圖像小說雜誌究竟是什麼呢?一個冒險性的計劃,一本以創作者為核心的的書籍,裡頭涵蓋什麼樣的瘋狂理念、創新精神呢?跟著我們跟著《Zigma》創刊號,一覽其中奧秘!

1968 年,《2001 太空漫遊》上映,隔年人類首次登陸月球;1973 年,反烏托邦科幻電影《超世紀諜殺案》描述了未來世界的暖化危機,如今澳洲野火仍在燃燒。人類都曾經徬徨,但科幻故事帶領我們探索未知、預見未來;科學幻想讓想像力自由,啟發我們對世界的好奇、擴展思考的疆界。

台灣第一本科幻圖像小說雜誌《Zigma》集結不同背景的創作者,打造最具實驗性的原創故事內容

搭載滿滿原創視覺語言,飛行器就此破土啟航

以科幻為命題的《Zigma》是台灣第一本圖像小說雜誌,刊物名來自於數學的求和符號 Σ。這個計畫由奧斯卡發起,manual_for_all、廖若凡、An Chen 等 4 位主創作者加上邀請來的 3 位客座插畫家共同編創,期望集結不同背景的創作者,鼎力打造最具啟發性的原創故事內容。

《Zigma》是一個歷經各種困境後、再次奮起重生的計畫。透過這個計畫的破土,我們期待自己像駛離航道的太空飛行器一樣,探索未知,尋找下一個可以生存的地方;縱使每次航行的方向不太一樣、前進的目的地也不盡相同,故事情節更是難以想像。

《Zigma》內頁示意圖

當《黑鏡》從 Netflix「下架」,化身圖像小說雜誌

發起人奧斯卡深受 Netflix《黑鏡》與《愛*死*機器人》其中對於科幻的想像、天馬行空的創意,以及用科幻帶出人性這件事情吸引,這也一直是他很想挑戰的創作題材。

同時奧斯卡也觀察到,台灣的創作環境流於一種同質性,因此《Zigma》雜誌定調為實驗性原創內容,希望帶來更多可能性:題材的可能性、畫風的可能性、表現手法的可能性。不論《Zigma》最終走向為何,在這創作、發行的過程中,一定會在台灣圖像創作界劃下一道別開生面的風景。

《Zigma》內頁示意圖

創刊號拋出「虛擬現實」主題打頭陣

《Zigma》不只是一個雜誌計劃,更是一個創作者的成長計劃。藉由每一期邀請不同客座創作者的加入,讓內容更為豐富,在題材與表現手法上相互激盪,催生出更多元完整的內容火花。

這本「以創作者為核心」的雜誌計畫,創刊號以「虛擬現實」作為核心主題,內容將以中英文雙語呈現,預計在第一階段以半年刊形式發行四期。豐富的原創內容需要精準的視覺設計呈現,刊物採四色印刷,每則故事依作者調性選用適合紙材;最能展現刊物性格的標準字及封面,則找來入圍 2016 年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的新生代設計師宋政傑操刀。

《Zigma》集結多位創作者,以及經驗豐富的設計師與編輯,希望帶給讀者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

介於繪本和傳統漫畫之間的圖像小說,在英國是一種非常熱門的說故事方式,《Zigma》的推出,莫過於期待圖像小說能成為台灣漫畫的新解,讓台灣圖像創作圈帶有更不一樣的風氣!

科幻圖像小說雜誌《Zigma》續航集資中

不可轉載
Joan Wang
生於台南、現居台北。沒有辦法在電腦前坐太久的職業編輯、文案,興趣是當異數家。2013 年 on board 職場社會,曾任職廣顧業、媒體採編,內容行銷的範疇涵蓋設計、藝文、傳產、餐旅宿、地方創生等等。
生於台南、現居台北。沒有辦法在電腦前坐太久的職業編輯、文案,興趣是當異數家。2013 年 on board 職場社會,曾任職廣顧業、媒體採編,內容行銷的範疇涵蓋設計、藝文、傳產、餐旅宿、地方創生等等。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