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公佈了學習成效相關的報告,許多媒體紛紛針對此報告作出報導,致力於傳播數學教育的數感實驗室也為此份報告作出分析,他們甚至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 ── 台灣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國家。
在 PISA 的研究中,他們問學生「當我失敗,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當我失敗,我怕其實自己沒天分。」/「當我失敗,我會質疑自己的未來規劃。」讓學生從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中選擇一個選項,再根據學生的回答計算出「害怕失敗指數(index of fear of failure)」,指數平均值為 0,標準差為 1,你也可以想看看自己對於這幾個題目的回答是什麼,甚至是你身旁的朋友又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害怕失敗,可能是社會不允許我們如此?
調查結果顯示,PISA 整體平均值中女生的害怕失敗指數為 0.19、男生為 -0.21(正數表示為愈害怕,負數表示為愈不害怕)。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台灣男女學生都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女生高達 0.8
數據中也顯示大多數國家的女性比男性更害怕失敗,根據研究顯示,在碰到失敗時,男性傾向把錯歸咎於外部因素,例如是因為旁邊有人吵鬧、天氣太熱等等,但女性卻傾向把錯歸咎於個人特質上,例如是我不夠聰明、我天生就比不上別人等等。背後反映的可能是社會刻板印象的作祟,男性更被期許成為社會上的成功者,女性則非,因此在心理學上的「自我預言」作用下,女性傾向不認為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也因此更害怕失敗。
可以試著回想自己從小到大就學的經驗,來探究一二。像我從小就算是個成績不錯的學生,但印象中卻鮮少得到父母的稱讚;因為我爸媽總是對我說:「你成績好是應該的,把書唸好是你當學生的義務。」或許沒有誇張到沒拿滿分就會被罵,但如果未達九十分以上,也免不了一頓責罵。父親總認為我是粗心、不懂得多檢查幾遍,若我提出反駁:「班上的大家都考不好!」想必大家也會料想到千篇一律的回答:「你不要只會跟爛的比,你要檢討自己為什麼不是最好的那個。」
越是不允許失敗,越是扼殺孩子未來的可能性
綜觀整個亞洲,恐怕也是如此。數據中,光是前五名中就有四個是亞洲國家,亞洲孩子會害怕失敗的原因,並非是他們抗壓性特別低,而是從小被不斷灌輸「不准失敗」的觀念。從父母、老師,到社會大眾的眼光,都不允許孩子犯錯;每當犯錯招來的一頓打罵,久而久之也使得孩子逐漸畏懼失敗,甚至不敢踏出舒適圈嘗試新事物。
不過也不需要為數據呈現出的社會現象感到氣餒,其實從小地方開始嘗試改變就能有不一樣的可能性,例如亞洲父母很少稱讚孩子,但根據研究顯示,若父母願意針對孩子的努力做出誇獎,能夠讓孩子對自己更有自信;也要注意到性別刻板印象往往是在不經意中流露,例如我們更去鼓勵男孩子勇於嘗試出去探索,但總是要女孩子在位置上文文靜靜地完成父母的要求,意識到刻板印象的作祟才能盡可能避免刻板印象的延續。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曾說:「嘗試一些事,遭遇失敗後從中學習,比你什麼事都不做更好。」失敗正是因為你有願意嘗試的勇氣,沒有人能夠永遠成功,歷史上所有勝利者都是經過不斷的失敗才能夠留下輝煌的紀錄,因此我們應該期許孩子勇於嘗試,失敗後再鼓勵他站起來,與其讓孩子為了怕失敗永遠只挑簡單的事情做,不如創造一個不畏懼失敗、容許孩子跌跌撞撞的社會環境。
更多數感實驗室請上:Facebook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