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創作邊旅行,從日常生活啟程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樣貌


這禮拜是 FLiPER 睽違兩年重新舉辦 FMAM 的日子,看著同事們策劃讓我想到剛加入 FLiPER 的時候,兩年前初次學習編輯事務及辦活動的心情,很忐忑擔心大大小小的事:會不會沒有人對這個主題感興趣、會不會我的行銷內容太無趣、會不會到時候設備出問題等等,歷經了在媒體業學習的這些時日,在挑選適合的活動主題時,我發現就是要去尋求每個人興趣的交錯圈,在共有的連結上找出共鳴,並且能夠把這樣的主題傳播出去,就會是最佳的活動主題。

旅行的「初衷」,想好歸程的樣貌

這次 FMAM 的主題是邊創作邊旅行,關於旅行,我永遠記得大學在畢聯會時舉辦給應屆畢業生的兩場講座,分別邀請了「世界這麼大」的行腳主持人鴨子(高伊玲)及藝文作家謝哲青,其中作家謝哲青在講座分享的時候提到,當時大學剛畢業的他並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不清楚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但他很明確知道什麼他所不喜歡的,透過這樣的方式他選擇報考成為船員,在運送貨物的旅程中,用短暫靠岸的時間,探索世界跟自己的內心。

然而旅途中所歷經的一切,隨手記下的文字及拍下的風景卻可以成為面對既有生活的勇氣及出口,旅途中謝哲青的手筆也成為他出第一本書時重要的靈感及資訊來源,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旅行都可以帶給你一些養分,一個人探險時冒險的心情、一群人分食餐點的喜悅、用共通語言交流出內心深處想法的感動,這些都會成為創作的基石,堆疊出有層次及厚度的人生樣貌。

見過很多樣貌,因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模樣

每一個人在追求自己樣貌時,會需要透過各種方法,我時常跟同事及夥伴說我覺得現代人並非真的貧窮,我們不是物質上的匱乏,夜市及便利商店時常會張貼徵人啟事,正職薪資月休八薪資是勞基法平均薪資的 1.3 倍,但卻沒有應屆畢業生會想應徵?我想現代人真正貧窮的其實是心志,對於自己想做的事不知道也不確定,因而無法找到預期中的「理想工作」,在尋找自己前,我想大家更需要的是方法,透過跟不同的人彼此交流聊聊心裡深處的渴望及想法,聽到別人的經驗就有勇氣跨出第一步,試著將故事套用在自己身上換位思考,就有力量去執行曾經覺得不可能的事物,一切就從分享和交流開始。

對於旅行的意義謝哲青曾說:「總以為在路上,會想通些什麼,回來以後,馬上擁抱全新的人生,以為可以海闊天空,自由自在;所有離開前擱置不理的問題,回來以後都會自然消融,迎刃而解,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旅行的重點之一,在於返回之後,如何面對生活,那才是真正的蛻化成長。」

我們希望帶給每一位前來參加 FMAM#20:邊創作邊旅行 的人,都能因為這場講座活動的內容得到一次心靈的旅程,在活動結束後的隔天,也就是返回日常生活的開始,能有更多想法和力量,勇於探索出屬於自己的模樣!

不可轉載
Chris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從別人身上得到多少,而是為別人付出多少。」——《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從別人身上得到多少,而是為別人付出多少。」——《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